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
编号:11765998
是糖就有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0日 中国民航报
是糖就有病

     ■王晔

    代糖致癌,果糖会引发内脏肥胖,各种苏打功能饮料是代糖和果糖的最大来源。

    不能吃糖,这样的话从小听到大。小时候是怕长蛀牙,长大了担心变胖。现在想要满足味蕾的选择很多,但安全的却寥寥可数。

    被打压的代糖致癌论

    代糖是所有糖替代品的总称,一般甜度比糖高百倍以上,但并不提供能量。食品中添加的代糖有糖精、阿斯巴甜、蔗糖素和安塞蜜。这几种代糖在最初被推出前,都曾因为会引发疾病受到质疑,但最终都被验证为安全。围绕阿斯巴甜的各种所谓研究和论证就非常有代表性。

    阿斯巴甜从被发现那一天起就几乎身背垢名。1965年,詹姆士·斯拉姆特在做抗溃疡病实验时不小心把阿斯巴甜滴在手上。他舔了一下,发现这些白色结晶粉特别甜。事实上,由甲醇、苯基丙氨酸、天冬氨酸三种神经毒素混合的化合物( 苯丙氨酸先与甲醇反应后,再与天冬氨酸酯化,就生成阿斯巴甜)能产生比蔗糖甜200倍的味道。
, 百拇医药
    1974年,阿斯巴甜被美国批准添加入食品,但很快因为副作用被禁用。198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会同一些独立研究机构组成的公众调查委员会开始检验阿斯巴甜和脑癌的关系。当时已经有大量权威医学科学研究机构证明阿斯巴甜进入体内,会产生一种名叫氯烃的化学毒素,其毒性相当于杀虫剂,会破坏遗传基因和生殖能力。服用阿斯巴甜的动物胸腺萎缩了40%,而胸腺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此外,阿斯巴甜在体内还会损伤神经细胞,阻碍新陈代谢,破坏基因遗传,导致免疫力下降。

    对人体几乎有摧毁作用的阿斯巴甜之所以没有被彻底打倒,和美国一位总统上台有关。1981年,里根执政,他指派阿瑟·赫尔·贺氏出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专员。贺氏与食品添加剂公司G.D.Searle首席执行官关系非凡,而发现阿斯巴甜可以代糖的詹姆士·斯拉姆特就供职于G.D.Searle。贺氏批准阿斯巴甜添加进食品的程序非常简单:从一份日本的研究援引了一段话,证明阿斯巴甜不会致癌。贺氏挑选日本研究也算非常用心,这个研究机构并没有参与曾调查阿斯巴甜是否安全的公众调查委员会。
, 百拇医药
    后来实力强大的农业公司孟山都收购了G.D.Searle,在孟山都的推动下,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从食品、漱口水到药物糖衣,全球共有5000多种产品里含有阿斯巴甜。

    无糖产品反而增肥

    代糖产品之所以被广泛推广,和其被夸大的减肥效应不无关系。

    糖会让人产生快乐的情绪。糖进入体内,人体会产生类似吸毒的快感。

    味蕾在接收到甜味后,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让消化系统准备迎接大量食物。代糖的问题就在于,它“欺骗了”大脑,它发出信号让人体加快新陈代谢,但并没有提供所需的高热量食品。此时消化系统就会诱惑人吃下更多东西。事实上,美国普度大学的最新动物研究也证明,吃代糖酸奶的老鼠比含糖酸奶的老鼠更容易发胖。而美国心脏协会4月刊《循环》也刊登了喝无糖软饮料的人更容易肥胖和罹患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 百拇医药
    无糖软饮料增肥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代糖会引诱人吃下更多东西,而是苏打。道理其实很简单,有养猪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给猪饲料里加入小苏打,就会弥补体内赖氨酸的不足,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吃了加苏打的饲料,猪就会长肉多,增肥快。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者曾对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做过一项普调,结果发现,4/5的孩子和2/3的成人每天都至少喝一瓶含苏打的软饮料。在他们对9万名妇女的调查中发现,每天喝两瓶软饮料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比普通人高40%。

    此前,代糖生产商一直在用会长蛀牙和增肥的可能性攻击糖类,但无糖软饮料里的碳酸对牙齿的腐蚀作用更大。此外,虽然无糖饮料热量很低,但它的甜度非常高。经常喝无糖饮料的人,对甜的依赖性更大,而身体因为没有接收到需要的糖分,会发出吃更多糖的指令。这样的需求,通常会从正餐和零食中找到补充。因此,越吃无糖产品,体重增加越快的怪圈就出现了。

    葡萄糖胜过果糖
, 百拇医药
    对糖的误解还不止于代糖。夸大代糖作用的是添加剂生产公司,夸大果糖作用的就是各类只求一知半解的营养师,其中罪过不小的当属在公司白领中间流传的水果减肥法。

    一颗小牛油果(又名鳄梨)的热量超过一碗135克的白米饭。葡萄糖背上恶名是因为它是碳水化合物,很容易被转化为脂肪被人体储存起来。而各种水果里的果糖一直被认为有预防糖尿病的神奇作用。4月底,这种认知颠倒被纠正过来。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是世界农业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教育中心,那里的研究者发布了全球首份对果糖和葡萄糖副作用的详细研究报告。

    除去其他影响因素,单纯摄入果糖的人会比单纯摄入葡萄糖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32对肥胖和超重志愿者参与了戴维斯加大的实验,在12周里,他们每天的饮食里都有25%的营养构成是葡萄糖或果糖。实验结束后,两组志愿者的体重增加程度相同,但喝果糖组的志愿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此外,喝果糖的人开始对胰岛素不灵敏,而对胰岛素不灵敏是罹患糖尿病的第一征兆。喝了12周果糖后,志愿者开始内脏肥胖,正常的新陈代谢也紊乱了。而摄入葡萄糖的志愿者则没有出现这样的症状。
, 百拇医药
    出现这种和常识有悖的结果其实也不意外,因为葡萄糖和果糖在人体的代谢过程是不一样的。葡萄糖和果糖最后都会转化为合成脂肪的甘油。不同的是,肝脏内的酵酶磷酸果糖激酶能控制葡萄糖转化为甘油,而果糖则不受磷酸果糖激酶的控制。葡萄糖代谢对控制胰岛素分泌非常关键。胰岛素在中枢神经里浓度高时,人的食欲就会降低。此外,葡萄糖也会刺激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苗条素的分泌。果糖对胰岛素和苗条素的分泌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这也是果糖摄入多的人更容易内脏肥胖的原因所在。

    如果因此就戒了水果倒是大可不必,因为水果里的果糖含量很少,真正该警惕的是各种饮料中的玉米糖浆。市面上的玉米糖浆饮料里,果糖和葡萄糖的添加比例一般为55%:45%。现在美国市面的饮料中,8%添加了阿巴斯甜,几乎所有的有糖饮料都使用玉米糖浆。最新的调查是,美国人每天的日常能量摄入,有25%是从有糖饮料中获得的。至于相对比较安全的木糖醇和甜叶菊,因为没有被大批量添加入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中国人并没有喝有糖饮料的习惯,但亚洲人的体质决定他们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了3倍,要不要更容易产生饥饿感的阿斯巴甜和更容易让内脏堆积脂肪的果糖,不言自明。

    (稿件来源:《新世纪周刊》),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副食品类 > 白糖(白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