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398185
肠道也会“中风”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9日 医药卫生报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陈锦屏

    70多岁的刘大爷突然腹痛、腹泻,还出现血便,他以为是肠胃炎,服用氟哌酸、黄连素等药物后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经诊断,老人患了缺血性结肠炎,也称“肠中风”。

    缺血性结肠炎与动脉硬化所致的“脑梗死”如出一辙,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不畅,局部肠壁供血急剧减少,肠黏膜发生水肿、充血、坏死、出血引起的。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肠壁全层梗死甚至穿孔,危及生命。

    炎热的夏天,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引起缺血或血管堵塞。

    缺血性结肠炎病人会出现急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早期恶心呕吐,后期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如果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提示可能为肠坏死、腹膜炎,也会出现血性腹泻及发热。病人多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

    患病后一定要禁食;积极消除引起疾病的诱因;改善全身状况,抗休克,补液,纠正心衰;扩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改善肠黏膜缺血状况;必要时手术治疗。

    预防缺血性结肠炎的原则是针对动脉硬化用药,改善全身血管功能,应用保护血管,抵抗动脉硬化的药物。同时治疗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原发疾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