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是一套采用元利针刺至阳穴,并以适当的力量时时拍打埋针处,使其对穴位产生非强烈的持续性刺激,使这种刺激持续传输到受作用的神经节段而发挥止痛作用的疗法。该方法具有简便、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等特点,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新途径、新方法。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皮疹和神经痛为特征,其中疼痛最为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资料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1.4%。~4.8%。之间,近年有增加的趋势。
传统医学治疗带状疱疹的疼痛多采用口服汤剂治疗原发病,或采用局部针刺方法控制疼痛,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判定缺乏量化标准;现代医学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多对症治疗,应用镇痛药或神经阻滞等方法,也因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使患者难以接受。
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 百拇医药
1.皮损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留神经疼。
带状疱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肝经郁热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细。
适应证
1.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2.其证候分类属于肝经郁热证或以肝经郁热证为主。
, 百拇医药
3.疼痛为中度痛,持续1小时以上。
4.疱疹及疼痛发生在颈项、躯干及四肢者。
禁忌证
1.至阳穴处有皮损者。
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精神病患者。
3.妊娠期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皮肤对橡皮膏过敏者。
治疗方法
1.器械主要选用元利针(苏州市天马医疗器械厂圣马牌银柄针灸针,针身长50mm,针柄长35mm,直径0.8mm、针尖圆滑)、像皮膏等。
, http://www.100md.com
2.患者采用端坐位,双手放于腹前。
3.医者将患者至阳穴处皮肤捏起。针身与皮肤呈现150°角向下平刺,刺入皮下1cm,而后于脊柱平行向下送针直至针根处,针柄留于皮外。
4.用少许消毒棉球及橡皮膏将针柄固定。
5.留针3~5天,最多可7天。留针期间在病人非睡眠的状态下,每隔2~3小时用手掌以病人能耐受的适当力量拍击埋针处10~20余次。
注意事项
1.本方法与治疗带状疱疹原发病的其他治疗方法可协同应用。
2.对于颜面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尚缺乏可靠性的资料。
3.治疗过程中注意埋针后的固定,以免针具滑脱影响治疗,同时预防针具滑脱对病人造成伤害。
, 百拇医药
意外情况及处理
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晕针、感染等情况做如下处理:
1.晕针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取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2.感染 若埋针处感染,应立即将针取出。给予局部碘伏涂擦,每日2次处置。
3.过敏 对橡皮膏过敏的患者应立即取下橡皮膏及针具,局部给予皮炎平外擦,对于出现局部水疱者对症处置。
4.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法安全性高。可能出现的晕针、感染及皮肤对橡皮膏过敏现象均与该治疗手法没直接相关性。若有以上现象发生,可终止该治疗方法,对症及时处置,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D2, 百拇医药(杨素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皮疹和神经痛为特征,其中疼痛最为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资料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1.4%。~4.8%。之间,近年有增加的趋势。
传统医学治疗带状疱疹的疼痛多采用口服汤剂治疗原发病,或采用局部针刺方法控制疼痛,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判定缺乏量化标准;现代医学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多对症治疗,应用镇痛药或神经阻滞等方法,也因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使患者难以接受。
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 百拇医药
1.皮损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留神经疼。
带状疱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肝经郁热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细。
适应证
1.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2.其证候分类属于肝经郁热证或以肝经郁热证为主。
, 百拇医药
3.疼痛为中度痛,持续1小时以上。
4.疱疹及疼痛发生在颈项、躯干及四肢者。
禁忌证
1.至阳穴处有皮损者。
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精神病患者。
3.妊娠期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皮肤对橡皮膏过敏者。
治疗方法
1.器械主要选用元利针(苏州市天马医疗器械厂圣马牌银柄针灸针,针身长50mm,针柄长35mm,直径0.8mm、针尖圆滑)、像皮膏等。
, http://www.100md.com
2.患者采用端坐位,双手放于腹前。
3.医者将患者至阳穴处皮肤捏起。针身与皮肤呈现150°角向下平刺,刺入皮下1cm,而后于脊柱平行向下送针直至针根处,针柄留于皮外。
4.用少许消毒棉球及橡皮膏将针柄固定。
5.留针3~5天,最多可7天。留针期间在病人非睡眠的状态下,每隔2~3小时用手掌以病人能耐受的适当力量拍击埋针处10~20余次。
注意事项
1.本方法与治疗带状疱疹原发病的其他治疗方法可协同应用。
2.对于颜面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尚缺乏可靠性的资料。
3.治疗过程中注意埋针后的固定,以免针具滑脱影响治疗,同时预防针具滑脱对病人造成伤害。
, 百拇医药
意外情况及处理
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晕针、感染等情况做如下处理:
1.晕针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取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2.感染 若埋针处感染,应立即将针取出。给予局部碘伏涂擦,每日2次处置。
3.过敏 对橡皮膏过敏的患者应立即取下橡皮膏及针具,局部给予皮炎平外擦,对于出现局部水疱者对症处置。
4.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法安全性高。可能出现的晕针、感染及皮肤对橡皮膏过敏现象均与该治疗手法没直接相关性。若有以上现象发生,可终止该治疗方法,对症及时处置,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D2, 百拇医药(杨素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