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让死亡者成倍增加
编者的话
最近,热浪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很多地区的日最高气温都超过了历史极值。炎热的天气对健康的严重影响除了中暑死亡之外,更容易让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很多人误以为气温较高时,血管会舒张,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安全,其实不然。每到高温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就会骤增,急救病人几乎相当于平时的两倍。侯耀文、高秀敏、古月等演艺界名人也都是在夏天被心脏病突发夺去生命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受到一次强度较大的热浪影响,死于心脑血管病发作的人要多出两倍多。现在刚6月底,高温和"桑拿"天气还会袭来,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应该如何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今天,我们请专家给您细细讲解。
炎热每年致死10万人
热浪对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以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更为明显。研究显示,热浪期间总死亡人数可达非热浪期间的2~3倍。热浪会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发病人数增加;炎热会使某些病原微生物更为活跃,导致传染病高发;天热还会影响人的精神,损伤机体免疫力。全球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2003年夏季,高温热浪席卷全球,波及印度、巴基斯坦、欧洲、中国,仅印度就有1000多人被高温热浪夺去了生命。1998年,上海遭遇了严重的热浪袭击。热日连续天数每增加一天日死亡人数就增加36.63人。1995年夏天意大利热浪期间,共有692人超额死亡,人群全死因死亡率增加了74%。1993年,美国费城夏季高温天气期间的超额死亡率为26%;芝加哥热浪期间气温最高日的死亡危险是非热浪期间的1.74倍。
高温对心脑血管病人影响最大
热浪对健康的影响除了直接的中暑死亡外,还很容易侵袭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我们对北京市1994~200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研究显示,脑卒中复发主要受夏季高温影响,女性脑卒中发病人数增加更明显。其中1999年7月23~29日的一次热浪影响最为严重。热浪过程持续7天,日最高气温达到39.4℃,其间在气温小幅降低之后,到热浪最后一天时又升高到38.4℃。经历这次热浪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分别是未经历这次热浪病人的2.55倍、2.25倍和2.30倍,而且热浪对女性心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影响要高于男性。
国外的研究结果也类似。例如1995年芝加哥热浪期间,心血管疾病的入院率比平时增加了30%; 473名由于气温过高而死亡的病人中,心血管疾病者占93.7%。
高温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有五。一是高温能使人体代谢加快,使心脑血管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心跳加快,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二是为了散热,人体体表血管会扩张,血液更多地集中于体表,使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三是天热出汗多,如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血黏度升高,易形成血栓。四是天气闷热,病人易急躁,易发生植物神经紊乱,引发心律失常。五是夏天人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患者因缺乏休息而容易发病。
热浪让人出现情感障碍
高温酷热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有上升。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对情绪的影响显著增强。据测算,正常的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如心烦气躁,为一点儿小事便大动肝火,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
热浪影响健康有滞后效应
调查发现,高温或热浪对居民超额死亡的影响有1~3天不等的滞后期。2003年,意大利热浪期间死亡人数与死亡前3天的最高气温有关。法国13个城市的研究也发现,热浪开始与死亡人数增加开始之间相隔1~3天。1995年美国芝加哥热浪期间死亡的高峰要比热浪气温最高日滞后2天。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升温快、幅度大的热浪,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热浪开始后升温的幅度越大,因各种疾病死亡的滞后期越短。
65岁以上者对热浪最敏感
很多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高温更敏感,他们在热浪期间死亡率的升高更明显。因此,建议老年人在炎热的夏天要多喝水,把早上锻炼时间改到傍晚,避开正午时间外出。
患有慢性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尽量避免在太阳底下做剧烈运动。高血压患者要经常监测血压变化,心衰和冠心病患者要及时调整用药。
名词解释
热浪与热日
日最高气温≥35℃为热日。日最高温度不低于35℃,持续不少于3天即为热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增多,特别是热浪的频率增加和程度加剧,对城市发展和市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
防暑建议
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
●注意补水,别等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表明身体已经缺水了。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的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出门应躲避烈日,最好不要在10~16时在烈日下行走。即便要外出,也一定要做好防晒准备,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穿轻薄的长袖衣裤,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另外,出门前还应准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以备应急之用。
●室内使用空调的,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不要对着空调口猛吹,特别是不要汗未干就进入空调房。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旁。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不要过于劳累,少吸烟,少喝酒。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早治疗。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6时30分。
●由于热浪对健康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即使热浪结束后仍然有超额死亡出现,因此热浪过后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以下人群是最不耐热者:老年人、孕妇、幼儿,肥胖病人、糖尿病人、慢性酒精中毒的病人,正在服用抗组胺、抗精神病药物的人。 (张金良 刘 玲)
最近,热浪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很多地区的日最高气温都超过了历史极值。炎热的天气对健康的严重影响除了中暑死亡之外,更容易让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很多人误以为气温较高时,血管会舒张,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安全,其实不然。每到高温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就会骤增,急救病人几乎相当于平时的两倍。侯耀文、高秀敏、古月等演艺界名人也都是在夏天被心脏病突发夺去生命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受到一次强度较大的热浪影响,死于心脑血管病发作的人要多出两倍多。现在刚6月底,高温和"桑拿"天气还会袭来,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应该如何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今天,我们请专家给您细细讲解。
炎热每年致死10万人
热浪对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以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更为明显。研究显示,热浪期间总死亡人数可达非热浪期间的2~3倍。热浪会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发病人数增加;炎热会使某些病原微生物更为活跃,导致传染病高发;天热还会影响人的精神,损伤机体免疫力。全球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2003年夏季,高温热浪席卷全球,波及印度、巴基斯坦、欧洲、中国,仅印度就有1000多人被高温热浪夺去了生命。1998年,上海遭遇了严重的热浪袭击。热日连续天数每增加一天日死亡人数就增加36.63人。1995年夏天意大利热浪期间,共有692人超额死亡,人群全死因死亡率增加了74%。1993年,美国费城夏季高温天气期间的超额死亡率为26%;芝加哥热浪期间气温最高日的死亡危险是非热浪期间的1.74倍。
高温对心脑血管病人影响最大
热浪对健康的影响除了直接的中暑死亡外,还很容易侵袭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我们对北京市1994~200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研究显示,脑卒中复发主要受夏季高温影响,女性脑卒中发病人数增加更明显。其中1999年7月23~29日的一次热浪影响最为严重。热浪过程持续7天,日最高气温达到39.4℃,其间在气温小幅降低之后,到热浪最后一天时又升高到38.4℃。经历这次热浪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分别是未经历这次热浪病人的2.55倍、2.25倍和2.30倍,而且热浪对女性心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影响要高于男性。
国外的研究结果也类似。例如1995年芝加哥热浪期间,心血管疾病的入院率比平时增加了30%; 473名由于气温过高而死亡的病人中,心血管疾病者占93.7%。
高温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有五。一是高温能使人体代谢加快,使心脑血管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心跳加快,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二是为了散热,人体体表血管会扩张,血液更多地集中于体表,使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三是天热出汗多,如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血黏度升高,易形成血栓。四是天气闷热,病人易急躁,易发生植物神经紊乱,引发心律失常。五是夏天人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患者因缺乏休息而容易发病。
热浪让人出现情感障碍
高温酷热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有上升。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对情绪的影响显著增强。据测算,正常的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如心烦气躁,为一点儿小事便大动肝火,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
热浪影响健康有滞后效应
调查发现,高温或热浪对居民超额死亡的影响有1~3天不等的滞后期。2003年,意大利热浪期间死亡人数与死亡前3天的最高气温有关。法国13个城市的研究也发现,热浪开始与死亡人数增加开始之间相隔1~3天。1995年美国芝加哥热浪期间死亡的高峰要比热浪气温最高日滞后2天。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升温快、幅度大的热浪,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热浪开始后升温的幅度越大,因各种疾病死亡的滞后期越短。
65岁以上者对热浪最敏感
很多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高温更敏感,他们在热浪期间死亡率的升高更明显。因此,建议老年人在炎热的夏天要多喝水,把早上锻炼时间改到傍晚,避开正午时间外出。
患有慢性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尽量避免在太阳底下做剧烈运动。高血压患者要经常监测血压变化,心衰和冠心病患者要及时调整用药。
名词解释
热浪与热日
日最高气温≥35℃为热日。日最高温度不低于35℃,持续不少于3天即为热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增多,特别是热浪的频率增加和程度加剧,对城市发展和市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
防暑建议
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
●注意补水,别等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表明身体已经缺水了。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的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出门应躲避烈日,最好不要在10~16时在烈日下行走。即便要外出,也一定要做好防晒准备,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穿轻薄的长袖衣裤,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另外,出门前还应准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以备应急之用。
●室内使用空调的,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不要对着空调口猛吹,特别是不要汗未干就进入空调房。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旁。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不要过于劳累,少吸烟,少喝酒。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早治疗。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6时30分。
●由于热浪对健康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即使热浪结束后仍然有超额死亡出现,因此热浪过后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以下人群是最不耐热者:老年人、孕妇、幼儿,肥胖病人、糖尿病人、慢性酒精中毒的病人,正在服用抗组胺、抗精神病药物的人。 (张金良 刘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