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和中汤
马骏,男,安徽六安市人,1938年11月出生。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术顾问、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首届名中医。
从医50余年,勤学善思、精于辨证、善于用药。师古而不泥古,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在调治脾胃病方面,注重升降润燥通补,权衡而施。经过多年对中医脾胃病的深研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经验,其研制的“马氏和中丸”、“马氏结肠宁”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均取得较好疗效。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参编医著6部。近期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
药物组成:黄连8克,姜竹茹10克,莪术6克~9克,炒吴茱萸5克,蒲公英15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赤白芍各12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调气、宣通郁滞、和胃降逆。
主治:胃脘痛(由慢性胃炎、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引起),中医辨证属肝胃郁热兼气滞者。症状: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嗳气痞满,口苦吞酸,恶心呕吐,时有胸骨后灼热隐痛,脉弦滑,舌红苔黄或黄白相兼。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约300毫升,早晚各1次,温服。
方解:本方由黄连温胆汤、左金丸、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化裁而成。方中黄连配竹茹清泄肝胃之郁热,降逆、除烦、止呕,再入吴萸之辛散苦降,开其肝郁,散其郁火,尤其合金铃子散和黄连温胆汤,对肝胃郁热兼气滞,胃脘闷痛兼胀者疗效较好。莪术配蒲公英清热调气、化瘀消痞、增进饮食;川楝子、元胡,一入气分,一入血分,泄肝清热,活血行气止痛;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和胃,理气化湿,更入枳实、竹茹辛苦泄降,可清化中焦之郁热,通降胃腑而调畅气机。赤芍与白芍为对药,赤芍散邪行血,白芍和营养阴,二药相配有补泻兼施,再与甘草相合,寓芍药甘草汤意,共奏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润燥相兼之功效。D4, http://www.100md.com
从医50余年,勤学善思、精于辨证、善于用药。师古而不泥古,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在调治脾胃病方面,注重升降润燥通补,权衡而施。经过多年对中医脾胃病的深研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经验,其研制的“马氏和中丸”、“马氏结肠宁”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均取得较好疗效。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参编医著6部。近期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
药物组成:黄连8克,姜竹茹10克,莪术6克~9克,炒吴茱萸5克,蒲公英15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赤白芍各12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调气、宣通郁滞、和胃降逆。
主治:胃脘痛(由慢性胃炎、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引起),中医辨证属肝胃郁热兼气滞者。症状: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嗳气痞满,口苦吞酸,恶心呕吐,时有胸骨后灼热隐痛,脉弦滑,舌红苔黄或黄白相兼。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约300毫升,早晚各1次,温服。
方解:本方由黄连温胆汤、左金丸、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化裁而成。方中黄连配竹茹清泄肝胃之郁热,降逆、除烦、止呕,再入吴萸之辛散苦降,开其肝郁,散其郁火,尤其合金铃子散和黄连温胆汤,对肝胃郁热兼气滞,胃脘闷痛兼胀者疗效较好。莪术配蒲公英清热调气、化瘀消痞、增进饮食;川楝子、元胡,一入气分,一入血分,泄肝清热,活血行气止痛;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和胃,理气化湿,更入枳实、竹茹辛苦泄降,可清化中焦之郁热,通降胃腑而调畅气机。赤芍与白芍为对药,赤芍散邪行血,白芍和营养阴,二药相配有补泻兼施,再与甘草相合,寓芍药甘草汤意,共奏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润燥相兼之功效。D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