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夏季 > 高温高湿 > 正文
编号:13317053
出汗VS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8日 北京晨报
     随着头伏的到来,最炎热的天气开始了。天气炎热,易使得人们出汗多、食欲受到影响。喜爱运动的人都会认为,夏季“出汗”是一件好事,多出汗、多排毒,还能有减肥的功效。但是“出汗”多真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件好事吗?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要如何才能安全健康地度过最炎热的“桑拿天”呢?

    桑拿天 心脏病人的多事之秋

    头伏过后,连日来的“桑拿天”让人体备感不适,很多人都会认为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据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症抢救中心副主任医师高鑫介绍,从往年情况来看,心血管病在冬季要比夏季发病率高很多,但是夏季由于季节性的特点,也是心脏病人的“多事之秋”。所以高主任强调,夏季发病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是患者和家属仍然要给予足够重视。

    “喝水”过多易诱发心力衰竭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人们就会依靠大量的喝水来补充身体里流失的水分,但是补水多了非常容易诱发心力衰竭。据高主任介绍,对于曾经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夏季水的摄入量要根据汗液和尿液的排出量来确定,并且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补充。如果患者一次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容量增加,增加心脏的负担,使病人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

    所以,夏季补水要适当适量,最好遵从医生建议,或根据患者日常汗液和尿液的排出量“量出而入”,即摄入的液体总量(包括饮食中的液体成分及饮水量)一般不要超过排出汗液及尿量。比较简单的评价方法是根据体重变化来衡量,如果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说明入水量多了。所以,分次适量补水是心衰患者平稳度夏的关键。

    夏季感冒增加诱发心衰危险性

    以心衰为主的其他心脏病患者,夏季最需要的就是警惕感冒。伴随着空调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夏季感冒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据高主任介绍,室内室外冷热交替引起的感冒容易造成患者肺部感染,对于一些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就极大地增加了其诱发心衰的危险性。从目前该医院急诊情况来看,由感冒引发心衰的患者能够占到2至3成,这一点还是很需要人们重视的。

    高主任建议,有上述心脏病史的患者,夏季要注意空调的使用,温度不能调至过低,要多增加空气流通,夜间睡觉尽量少开空调,避免着凉引起感冒。当然,没有降温措施,持续高温同样对心血管病患者不利。

    感觉不适及时就医 勿自行诊治

    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来说,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坚持日常门诊的检查,医生才能随时监测病情和调整药物,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减少患者突发性疾病的发生次数。另外,高主任还建议患者,夏季要注意饮食,因为消化道疾病引发的腹泻可能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降低可能使心脏病患者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很多患者都认为,每到季节变化,都应该定期输一些液,如疏通或软化血管等,但高主任强调,对于这种定期输液,是没有经过临床试验证实的,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定期输液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起这种做法,服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等有明确证据的药物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减少心血管病事件更有效。但是患者还应遵循医嘱,感到不适及时到大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诊治。

    急救车到前需辅助救治

    患者若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意识丧失,有可能是发生脑血管疾病,若出现胸痛、胸闷首先要考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高主任指出,在心脏骤停抢救过程中,每延时一分钟,生存希望将降低8%至10%,所以若发生不适,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时间内,家属的辅助救治是能起一定作用的。

    据高主任介绍,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在出现胸部不适后,可依据情况服用1至2粒硝酸甘油或者5至10粒的速效救心丸。心力衰竭的患者如出现胸闷、不能平卧,须让患者坐起,双脚下垂,可以考虑增加口服利尿剂的剂量。

    最后,高主任强调,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才是最有利的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做法,并且作为患者的家属,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也会更加有效地减少不幸发生的几率。晨报记者 沈婧

    专家提醒:夏日炎炎 易引发中风

    夏天是一个中风容易发生的季节。中风在现代医学里属于脑血管疾病。根据血管病变的特点,脑血管疾病可以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或是高血压引起一种叫做“动脉硬化”的小血管病变,导致小血管逐渐闭塞;或是糖尿病、高血脂等引起另一种叫做“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使局部形成血栓、血管堵塞;或是血管/心脏病变引起栓子脱落、血管梗阻;或由于血压下降、血流变慢引起血流减少。以上这些情况都可以造成脑组织缺血坏死,最终引起肢体无力瘫痪、说话困难、昏迷不醒等,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灾难。

    出汗多 导致易罹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研究显示,人们在夏天更容易罹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夏天天气较热,出汗较多、自己难于觉察的失水量增加,身体更容易陷于轻度脱水状态,这时血液容量减少,血流减慢,血液也更趋粘稠;为了增加散热,人体表面和外周的血管扩张,使我们的血压较其他季节偏低,如果此时缺乏对血压的有效监测,降压或利尿药物不能随之调整,也可能对血压形成不利影响。有些人由于天热,常常乘凉到深夜,直至身体非常疲惫时才上床睡眠,导致后半夜睡眠很深,此时血压会下降得很低,血流速度也特别缓慢;有些人既往已经患有脑血管狭窄,脑组织的供血量对血压的变动也更为敏感。以上种种都可能促使血液的各种成分更易凝结形成血栓或虽未形成血栓也引起组织供血减少,造成各种各样的脑梗死。因此,夏季防中风,就要针对以上各种诱因进行预防。

    高血压 血压急剧波动易引发脑出血

    另一类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大多数由高血压引起,长期过高的血压,使小血管损坏,生成微小动脉瘤,在血压急剧波动时就容易破裂,引起脑出血。脑出血是比较凶险的一类疾病,常常致人于死地。尽管一般认为夏季里人们的血压总体上有下降趋势,但也有一些研究显示,不同年龄人群的血压对季节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有些年龄段的血压在夏季还可能升高。夏季也是容易产生情绪变化的季节,而血压随情绪而变化的特征大家都特别熟悉,日常生活中也常能见到或听说因情绪激动引起脑出血的病例。夏季的气候有时变化较为剧烈,令人难以适应,对气温骤变敏感的个体就要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避免气温的突然下降引起血压的陡然上升,诱导脑出血。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一鲁

    警惕伏天血压降低是“假象”

    通常在夏季、特别是伏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自动下降,那么此时是否可以停服降压药物呢?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余主任表示,在夏季、特别是伏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是由外部环境改变而引起的一种“假象”,患者不要擅自停服降压药物,还应遵循医嘱,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天气炎热

    出汗适当补淡盐水

    伏天天气特别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再加上患者食欲减退,补充的液体量少,所以会出现血液浓缩,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因此,余主任建议,在伏天那些重症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一定要过好伏天这一关。余主任强调,对于高血压患者,常识都知道应该注意限盐控压,但是伏天人体水分流失较快,所以也不能过度要求高血压患者控制盐的摄取,人体若过度缺少盐分,也会造成机体不适等。

    合理控压

    及时检查遵循医嘱

    由于夏季、特别是伏天的环境特点,人体的血压自然而然也会相对降低,患者看到血压的下降,往往会想到停药问题。余主任建议,停降压药物一定要分别对待,对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减少药量甚至停降压药,但减药或停药以后,一定要观察血压。如果有血压回升,一定要及时恢复药物。而重症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停药,因为目前大多数降压药物也是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是绝对不能停服的。

    选择药物

    根据病情性质调整

    很多患者都会问,伏天到底应该选择服用什么样的降压药,据余主任介绍,降压药可以理解成两大作用,第一就是单纯突出降压的作用,比如说利尿药或者是α受体阻滞剂,当然降血压就有保护心脑肾的作用。第二是本身是治疗心血管病的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就是血压不高的单纯心血管病患者也要用。据余主任介绍,夏天、特别是伏天用降压药强调后者(第二类),这类药物还是生理性降压药,即血压高就有降压作用,血压不高降压作用相对就少或者非常少。对于调药的问题,一定要经过临床医师指导。

    胸闷心慌

    警惕心脏病发病信号

    伏天天气炎热导致周身不适,胸闷、心慌,这些也是心血管病发作的症状,在伏天许多患有心血管病的病人很容易忽略,特别是老年心血管病的病人本身就不太敏感,容易忽略这些症状。余主任建议,有此类病史的患者应该做好鉴别,夏天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依靠“久病成医”的不良习惯自行随便服用药物或者拖延就医时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