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旴江医学
编号:11795533
从“杏林文化”到“江西药帮”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77期
     “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齐”,江西樟树市药业兴旺,是南北药材集散地和加工炮制中心,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药都”。南城县古代曾称之为“建昌”,是建昌药帮的发祥地,以中药饮片炮制和集散经营而著称。

    你知道中医杏林文化的策源地吗?你知道樟树药帮与建昌药帮的历史吗?金秋时节,记者在江西,追寻中医药在赣鄱大地的历史渊源——

    庐山:董奉与中医杏林文化

    “杏林”是中医的代名词,自古医家常常以“杏林中人”为荣,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可是,熟悉“杏林”这一词来历的人恐怕不多,而江西庐山作为“杏林文化”的策源地则更是鲜为人知。

    记者来到杏林故址——庐山莲花峰下的龙门沟。

    东汉末年,东吴侯宫(今福建省福州市)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医生董奉,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董奉38岁后避难隐居庐山修道、施医济世、开创杏林园,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
, http://www.100md.com
    春天,董奉以桑杏汤免费布施山民,防风祛邪;秋天,董奉教山民以杏果佐食,既济无米之炊,又具润肺解毒之功。董奉以杏为主药配制各种方剂为病人施治,治愈了很多疑难病症。董奉治病,分文不取,只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凡重病治愈患者,栽杏树5株;轻病治愈者,栽杏树1株。数年以后,董奉的房前屋后杏树成林,达10万余株。

    董奉每年以杏换得大量粮食,用来济救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

    董奉隐居庐山,施医济世,开创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和药食同源的杏林园。董奉仙去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在杏林中修建了杏坛、报仙坛、太乙观祭董奉。

    樟树市:樟树药帮与“中国药都”

    “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齐”。樟树市倚着“四会要冲,八省通衢”的水陆交通优势,药商汇集,药业兴旺,是南北药材集散地和加工炮制中心,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药都”。
, 百拇医药
    樟树药业源远流长,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1800年不衰。各个不同时期,都有相应的雅号:吴叫药摊,唐谓药墟,宋号药市,明为药码头,清称南北川广药材总汇。

    东汉建安七年,道教始祖葛玄在市东南的阁皂山采药行医、筑灶炼丹,前后40余年,开创樟树药业先河。

    南北朝时,樟树不仅有药摊,而且兼医带药的药材开始进入樟树交易。唐代,药材交易频繁,樟树镇出现专门进行药材交易的药墟,药商逢墟日赶集。

    五代十国迄宋元,出现了许多名中医、制药专家和中医药理论学家,中医药空前繁荣,使樟树药材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南方最主要的药材集散地。宋宝佑六年(1258年),樟树镇早已是药摊遍布、药店林立,逢墟而集已不能满足药材交流的需要,便改为每日集市的药市。明成化年间,赣江改道,樟树成为袁河与赣江的交汇处,港口地位促进药材集散规模更趋扩大。各地药材大量运到樟树交易。樟树经营药业的人大量增加,外地药商云集樟树。明代末期,社会动乱,大批药商被迫四方流奔。
, http://www.100md.com
    明末清初,是“樟树药帮”鼎盛时期,樟树镇内已有行、号、店、庄、场等多种药业经营形式。道光(1821-1850年)初年,樟树镇有药材行、栈、号、店200余家,樟树终成为“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光绪十三年(1877年),药材行铺集资将“药师寺”迁至三码头附近,并易名为“三皇宫”,是樟树药业人士的活动中心。清乾隆年间,有百分之八十的樟树人以药为业,樟树人开的药店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我国药业界名声大噪的“樟树药帮”。樟树药帮与京帮、川帮并称为全国三大药帮。

    沧海桑田,几多变迁,樟树这个江南小城始终没有改变的是那绵绵不断的草药香味。建国初期,樟树药市就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1996年经国家批准,樟树成为全国l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樟树医药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樟树市有78家药业企业。2008年,樟树医药行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7.5亿元,工业增加值7.9亿元,全行业上缴税收1.85亿元。
, 百拇医药
    南城县:建昌药帮与葛洪

    江西省南城县古代曾称之为“建昌”,是建昌药帮的发祥地。建昌药帮以中药饮片炮制和集散经营而著称,历史悠久,建昌药业兴于宋元,发达于清代中叶。影响地域广,在我国中药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建昌药业的起源得益于东晋时期医药学家葛洪和唐代一些道教人士在南城县的医药活动。“葛仙丹井”、“炼丹灶”、“炼丹室”是当年葛洪在麻姑山采药炼丹制药留下的遗址。

    葛洪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医药学家,所著的《肘后救急方》记述着铅硬膏、干浸膏、腊丸、浓缩丸、锭丸等多种剂型以及沙虱病、狂犬病的治疗,青蒿治疟,大豆汁、甘草、生姜解乌头、半夏、芜花之毒也是首见于葛洪的记载。

    元代,建昌人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药物制备上显示出优势。建昌人奉诏建了“三皇宫”,咸丰十年(公年1860年)改称“药王庙”,庙内加祀十大“药王”(孙思邈、韦讯慈藏道人、岐伯、扁鹊、华佗、雷公、葛洪、陶弘景、张仲景、李时珍),在每年举行的“庙会”上,本地和外地药商汇集于此进行药材交易,这民俗一直延续至抗日战争前夕。
, 百拇医药
    明清时期,由于有利的社会背景和旴江医学的推动作用,建昌药业发展迅速,并形成建昌药帮。

    建昌药帮与樟树药帮合称为“江西帮”而成为全国十三大药帮之一。

    抚河:“旴江医学”的源流

    “旴江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旴江,古称旴水,现名抚河,流经江西省东部(江西省抚州地区),流域包括广昌、黎川、南丰、南城、金溪、宜黄、临川、进贤等十几个县市。滔滔不尽的旴江水,千百年来,不仅哺育了王安石、曾巩等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也哺育了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形成一枝独秀的“旴江医学”群体。

    仅宋、元、明、清四代,旴江流域各县有传略可考的医学家达400余人,医学著作约158种(现存75种)。旴江医学的特点是:人物众多,实践经验丰富,医学理论渊博,著作精深,涉及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等医学基础理论及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临床医学各个方面,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独具特色。代表人物有南宋妇产科专家陈自明,著有《妇人良方大全》;元代骨伤专家危亦林,著有《世医得效方》;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治痨病专家龚居中、李梴著有《医学入门》;清代黄宫绣、谢星焕;近代名医家傅再希(1899-1984),主要论著有《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祖国医学中“神”的初步探讨》,1959年荣获卫生部授予的“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

    为什么旴江群星璀璨?因为旴江医学与中药业兴旺发达相得益彰,建昌帮、樟树帮的传统炮制技术,提高了中药材质量,为旴江流域的医家们创造了良好的医疗条件。, http://www.100md.com(刘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