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资料05 > 正文
编号:11809125
总册21(超声1582-1620).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44kb)。

    第八十八章 超声诊疗技术

    第一节 一般规范

    【 仪器基本操作 】

    1. 超声仪由稳压器提供220V 稳压电源。开机前必须先接通稳压器电源,待指示电压为工作电压范围后方可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2. 仪器正常通电后,稳压器电源稳定在工作电压范围,仪器功能菜单显示正常,调节好显像条件,便可进行检查操作。

    3. 需检查部位涂适量中性耦合剂,轻巧拿放探头和按压功能键盘。查完病人,冻结仪器,擦净探头上耦合剂。单位时间工作完后,下班前要先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再关掉稳压器电源,并用湿软纱布清洁探头,切勿用腐蚀剂涂擦探头。

    4. 中途突然停电,应立即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再次通电,应5~10分钟后启动仪器电源。发现故障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5. 仪器工作时间按要求恒温恒湿,注意防尘,定期保养。

    【 常规检查 】

    1. 明白申请检查的内容与目的,熟悉好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并了解清楚受检者按就诊须知的准备情况。

    2. 根据需要,遵循各脏器诊疗规范的要求,仔细认真地进行检查。

    3. 扫查脏器要观察其位置、轮廓、切面形态、内部结构与毗邻关系,以及频谱特征和某些功能状况,并进行必要的量化测定。

    4. 病灶区域必须从形态、解剖部位、内部特征、周边表现、血流频谱与其大小等全面观察和检测,并且对病灶可能累及的范围或转移的途径都应周密顾及与扫查。

    5. 倘若病情需要引导诊治,必须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超声引导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危险情形,并得到病人或家属的同意与签字后方可实施。

    6. 一般检查的诊断意见,检查完病人后一小时内发出报告(疑难病与特殊检查者除外);急诊病人的检查报告应于查完病人后立即发出。

    7. 急症病人,要在医院规定的时间内应诊,并在检查前与检查中仔细观察好病情,必须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倘若病情危急,应是抢救在先,检查在后,或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

    8. 检查中遇有疑难复杂病人,难以作出有把握的诊断时,需请上级医师、科主任会诊,或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与讨论,确保检查质量。

    9. 做好登记建卡工作,统一保管资料,定期追踪病人,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10. 认真做好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

    【 报告书写 】

    1. 一般资料必须写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超声号与报告日期等,必要时写上病人的工作单位或地址。

    2. 写清楚扫查部位、范围、方法与过程,用超声医学的术语,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地描述好异常声像表现。

    3. 根据形态、大小与结构的声像特点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各种基本病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与鉴别,写出诊断意见。

    4. 诊断意见应有诊断名称、病变部位和范围、病程阶段及有关并发症,有的还要写上脏器的功能状况。

    5. 超声显像诊断可以是肯定性、否定性与可能性,对于难以确立的诊断,还应写出合适的建议意见。根据需要,分报告可附上有探头扫查体标、脏器名称与解剖方位的图像照片。

    6. 检查医师或报告者要签全名。

    ( 鲁树坤 )

    第二节 超声检查

    头、颈、胸部

    颅 脑

    【 适应证 】

    1. 新生儿及小儿颅脑疾病(见小儿超声检查)。

    2. 颅内出血。

    3. 硬脑膜下血肿。

    4. 脑梗塞。

    5. 脑肿瘤。

    6. 脑内脓肿及囊肿。

    7. 颅骨钻孔术后。

    【 操作步骤 】

    1. 检查前准备

    (1)选择实时超声诊断仪,配5~7MHz和3~5MHz扇扫或凸阵探头。

    (2)将仪器调节到适宜的状态下。

    (3)了解病史,参考其他影象学检查结果,明确检查部位。

    2. 体位

    (1) 仰卧位。

    (2) 左右侧卧位。

    (3) 坐位。

    3. 检查方法

    (1) 轴平面横断扫查从颅骨颞侧外耳道孔上至眶耳线平行扫查。

    (2) 冠状断面扫查。

    (3) 术后患者通过颅骨钻孔处进行纵断和横断扫查。

    【 正常参考值 】

    成人第三脑室宽:2.3 ±0.6mm

    【 注意事项 】

    1. 检查部位的头发剪短或剃掉。

    2. 检查时间尽可能缩短至3~5分钟。

    眼 部

    【 适应证 】

    1. 晶体病变。

    2. 玻璃体病变。

    3. 视网膜病变。

    4. 脉络膜病变。

    5. 眼外伤及眼球内异物。

    6. 眼内白瞳孔的鉴别。

    7. 突眼的鉴别诊断。

    8. 眼眶疾病。

    9. 眼活体生物学测量。

    10. 邻近组织结构疾病眼侵犯。

    11. 眼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

    【 操作步骤 】

    1.检查前准备

    (1) 熟悉病史,参考各项检查结果,明确检查目的。

    (2) 向患者讲清检查方法以取得充分配合。

    (3) 选用分辨力高的超声仪器,使用高频、超宽频带和变频探头,对球后的病变要提高增益。

    2.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3.检查方法

    (1) 嘱患者轻闭双眼,检查者将探头轻置于患者的眼睑上。

    (2) 先纵轴后横向将眼球各部位依次扫查。

    (3) 根据检查需要嘱患者向各方向转动眼球,以便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 特殊检查方法

    (1) 磁性试验:用于急性外伤和疑有眼内异物是金属时。

    (2) 眼球运动试验:以鉴别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出血和机化膜。

    (3) 可压缩试验:用于球后占位性病变的鉴别。

    【 正常参考值 】

    1. 成人眼球

    (1) 轴长:23.97±0.29 ( 23.0 ~24.0mm )

    (2) 角膜厚度:0.98±0.16(0.5~1.0mm )

    (3) 前房深度:2.38±0.48 (2.0~3.0mm )

    (4) 晶体厚度:4.00±0.22 (3.5~5.5mm )

    (5) 玻璃体长度:16.5±0.26 (16~17mm )

    (6) 球壁厚度:2.01 ±0.17 (2.0~2.2mm )

    2. 成人眼肌厚度及眶内段视神经正常值

    (1) 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1.0~3.0mm

    (2) 内直肌:2.0~4.0mm

    (3) 视神经宽度(眶内段):4.02±0.23mm

    3. 成人眼球后间隙

    (1) 球后间隙宽度:26.51±2.86mm

    (2) 球后间隙长度:20.04±2.73mm

    4. 正常眼部血管:

    (1)眼动脉直径:1~2mm

    (2)成人眼动脉最大血流速度:30~40cm/s、RI:0.7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4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