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资料05 > 正文
编号:11809129
总册14(放射1301-1351).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02kb)。

    第七十九章 CT检查

    第一节 CT室规章制度

    预约常规

    1. 预约时首先应仔细阅读申请单,熟悉病人的病情,了解其检查部位与检查要求。按不同检查部位的具体要求,核对申请单内容是否合乎标准,并将申请单补充完整;

    2. 嘱咐病人来检查时携带有关的病史资料,如既往的病历、超声、X线、放射性核素、MRI和以前作过的CT检查等各种资料和照片,以备参考;

    3. 预约时应视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定检查顺序,优先安排急重病人;

    4. 发给附有"病人须知"的预约单;

    5. 需要作增强扫描的病人应询问其有无过敏史,了解其心肾功能,记录于检查申请单上,并向其解释签署《接受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志愿书》的要求;

    6. 需要作增强扫描的病人,应要求其家属陪同来检查。危重病人需要有关医护人员监护;

    7. 对于部分儿童或神智不清、检查不合作者,应通知其检查前使用镇静剂或作基础麻醉;

    8. 胸部或腰椎间盘CT扫描的病人,要求检查时带一周内拍的胸部或腰椎正侧位片来;脊椎外伤作CT扫描的病人,要求检查时带三天内拍的脊椎正侧位片来;腹部或/和盆腔CT检查的病人,要求其一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品,不做胃肠钡剂检查。已作钡剂检查者,须待钡剂排空后再行检查;

    9. 询问并登记病人的通讯地址、电话号码或转诊医院的地址和住院号。

    接诊常规

    1. 登记员将当天预约好的申请单预先交给医师;

    2. 医师应仔细阅读申请单,熟悉病人的病情,了解其检查部位与检查要求;阅读病人所带来的病史资料和超声、X线、放射性核素、MRI及以前作过的CT检查等各种资料和照片。审核申请单并根据检查和诊断要求将申请单和病史资料补充完整;

    3. 需要作增强扫描的病人应提前作好碘过敏试验,并请家属在《接受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志愿书》上签字;

    4. 医师根据临床的要求和疾病诊断的需要制定扫描计划,包括扫描前的准备、扫描体位、范围、观察野、层厚、间隔和X线剂量等;同时确定增强扫描病人使用造影剂的种类、剂量和注射方法。

    CT扫描前准备常规

    1. 预先让病人了解检查过程,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向作胸、腹部CT扫描的病人耐心陈述屏气的重要性,并训练1~2次,直到病人掌握要领为止;

    2. 扫描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的金属或其他高密度物品;

    3. 眼眶CT扫描前嘱咐病人直视前方,闭上双眼,扫描时不眨眼或动眼;

    4. 喉部CT扫描前嘱咐病人检查过程中不作吞咽动作或咳嗽;

    5. 胸、腹部,盆腔和胸、腰椎CT扫描者应将双手上举抱头;

    6. 腹部 、盆腔CT扫描或其他部位需作增强CT扫描者于检查前须空腹4~6小时;

    7. 腹部和盆腔CT扫描者应于扫描前口服1.5%~2%复方泛影葡胺500~1000ml,造影剂的服法和剂量因部位而异;

    8. 腹部CT扫描者如扫描前有腹痛或腹泻,应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适量使用止痛药或解痉剂,以减少肠蠕动所产生的伪影;

    9. 盆腔CT扫描前应嘱病人饮水,待膀胱胀满后再检查。如为女性已婚病人,扫描前应放置阴道塞子。对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检查前应清洁灌肠,再用生理盐水或1.5%~2%复方泛影葡胺150~300ml保留灌肠。

    扫描常规

    1. 检查过程中值班医师应根据图象显示情况指导技术员,是否增加扫描层面或改变扫描体位;是否要作增强扫描以及扫描是否已完成;

    2. 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前必须再次核实病人碘过敏试验是否为阴性,应履行的手续是否齐全。核实病人确无禁忌证后方可注射造影剂。心、肝、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和老年病人应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造影剂时和整个检查过程中,医师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立即组织抢救;

    3. 如为复查,应尽量采用同前次一样的显示野扫描,以资对比;

    4. 技师应认真作好扫描记录。

    照片常规

    照片是CT扫描的永久性记录,图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因此要求照片图象清晰,对比度好,能满足诊断要求。

    1. 照片前医师应协助技师选择适当的窗宽和窗位,必要时医师应亲自照片;

    2. 照片时一般根据解剖顺序排列,有时也可以按扫描时间顺序排列;

    3. 应将病变大小、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CT值等测量数值标示于图象上,并照相;

    4. 复查病人照片时应尽量与前次的窗宽、窗位一致,以便对比;

    5. 对于细小结构或病变应加照放大像;

    6. 照片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保存,另一份给病人或临床医师。

    报告书写常规

    1. 逐项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病床号、CT号、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急诊病人尚应填写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具体到小时与分钟);

    2. 写明片序、检查部位和方法,包括扫描范围、层厚、间隔、所用造影剂名称、剂量和给药方法;

    3. 报告内容要分清主次,描述有一定顺序。先描写主要病变,包括病变部位、形状、境界、大小和密度等,接着描写病变对周围的影响。如有增强扫描,再描述增强后病变的变化。最后描写其他与主要病变无关的所见和有鉴别意义的征象;

    4. 恰如其分地作出结论。

    CT检查基本方法

    1. 普通CT扫描(平扫):先扫侧位或正位定位像,再确定基线、扫描范围、显示野、 层厚、间隔和X线剂量等技术参数,然后完成扫描。

    2. 增强CT 扫描:所用造影剂为水溶性碘造影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分别为60%复方泛影葡胺和300mgI/ 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碘必乐等),用量为1.5~2ml/kg(毫升/每公斤体重),一般成人总量为100~150 ml。目前大部分医院使用团注动态扫描,即经静脉一次快速注入造影剂全量,注射完毕后立即行快速连续扫描。动态扫描又分为进床式动态扫描和同层动态扫描。前者以发现病变为主要目的,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脏器(如肝脏)。后者主要研究病灶的增强特性,鉴别其特性,常应用于肝癌、血管瘤和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

    3. 造影CT检查 :先作X线造影后再行扫描。如脑池造影CT(CTC)、胆囊造影CT、肝动脉造影CT(CTA)、经动脉门脉血管造影CT(CTAP)、脊髓造影CT(CTM)等;

    4. 特殊检查:

    (1) 冠状面扫描:一般用于头部扫描,病人仰卧或俯卧,头部尽量后仰或前伸,扫头部颅侧位定位象。确定基线,使其与听眦线(或鞍底)垂直,层厚与间隔视具体部位而定;

    (2) 薄层扫描:层厚小于5mm的扫描。可用于小器官、小病变或细微结构的显示和图象重建;

    (3) 重叠扫描:间隔小于层厚的薄层连续扫描。可减少小病变的漏诊,尚可用于图象重建;

    (4) 靶扫描:对小范围兴趣区的放大扫描。放大的重建图象因仍保持普通图象象素而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用于岩骨、蝶鞍和肾上腺等小结构和小器官的检查;

    (5) 压颈扫描:将血压计带缠于病人颈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0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