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28070
守护生命的天使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6日 《生命时报》 2009.11.06
     一位美国教授曾说:“我愿意像她那样的护士来护理,因为她是用全身心看护病人。”

    2009年10月27日,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护士长刘淑媛这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给她颁发了全世界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这对已67岁从事护理工作48年的她来说是最高的褒奖、最充分的肯定。仅从1983年至今,她已监护心血管外科病人达4万余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全身心看护病人

    刘淑媛关爱病人,对待病人亲切真诚。她尊重民族习俗,安排回族护士专护回族病人。病人身故后尊重穆斯林喜爱洁净的习惯,将推送的平车上下更换一新,协助家属将已故病人送上灵车并行注目礼,使家属得到极大安慰。

    当一名严重智障伴先心病患儿母亲要求按术前的习惯每日定时给患儿读歌谣时,年轻护士对此甚为不解,但她坚持按患儿母亲的要求做,并把歌谣读得有声有色,家长感到无比欣慰。
, http://www.100md.com
    一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的病人手术当日突发肺水肿。在术前、术中曾使用大量吗啡,中午手术后回到监护室发生呼吸骤停。她闻讯立即跑到病人床旁,不顾病人气道内的痰液,边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边准备气管插管,使病人转危为安。

    她一心为病人的“博爱”精神不仅受到众多青年护士的敬佩,也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交口称赞。美国盐湖城DOTY教授曾说:“我愿意像她这样的护士来护理,因为她是用全身心看护病人。”

    技术过硬的护士长

    刘淑媛注意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她曾守护在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病儿的床边三天三夜,观察记录病情变化。当死神降临时,她把病儿紧紧抱在怀里,一直噙在眼里的泪水止不住滚落下来。她深夜冒着寒风抱着死亡的患儿送往太平间。家属为她的真诚所感动,接受尸检。她下夜班后不顾疲劳带着青年护士去看尸检,认识了局限性心包压塞这一并发症。后来,她在护理病人时,即使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均不支持的情况下,协助医生对此类并发症作出了正确判断,先后挽救了数位患者的生命。
, 百拇医药
    面对监护室内病情瞬间多变的病人,她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将许多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一位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术后两个月突发心脏呼吸骤停,当时在无静脉通路的情况下,她与青年护士边做心脏按压,边从气管内给药、舌下喷药。根据病人年龄为2岁的特殊情况情况,加快按压速度达150次/分,终使病人获救。7年后该患儿接受人工瓣膜置换后,走进了学校大门。

    吃了4个月方便面

    大器官移植标志着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护理水平。1992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开展第一例心脏移植,当时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她查找、摘抄文献,为病人制定缜密的监护计划,熟悉了解手术步骤、感染的预防等多个方案,并带头为这位来自农村的心脏移植患者捐款,选购她喜爱的服饰。为连续观察病情,她午饭时也不离开监护室,硬是一连吃了4个月的方便面。她严密观察病情,使带状疱疹、精神违拗等并发症得到及时医治,使病人得到长期存活。

    为不断提高重症监护水平,她多年来坚持要求年轻护士每周读专业书籍,并写读书笔记,她逐一批改,使年轻护士养成了扎实的学风,提高了理论水平。此外她还结合心外科新技术的进展,定期举办讲座,还不断向年轻护士传授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的服务理念。
, http://www.100md.com
    拖着病体抗非典

    2003年4月,非典病毒突然入侵,北京安贞医院挑选医护人员参与抗击非典的战斗。因病在家休息的刘淑媛听到消息后拖着病体赶到医院,主动请战。

    她带领医疗队员进入北京老年医院,连夜提前将值班顺序排出,安排年长、经验丰富的护士任组长,并动员大家将已知的抗非典有效药物的名称、用法、毒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一一列出,总结后交到每个人的手里。她对各个组长明确了任务:观察每个组员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身体异常要立即调岗,在确保救治病人的前提下保证组员的绝对安全。她还到医院看望护士生病的家属,坚持每天送水送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她的带领和大家共同努力下,重症监护护士个个表现出色,圆满完成了抗击非典任务,无一队员感染。几十天来,她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那几十个日夜,她一直靠药物支撑着身体。

    这就是刘淑媛——一个平凡而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一个生命的真心呵护者。在近半个世纪的护理生涯中,她始终秉承着南丁格尔精神,精心护理每一名患者,使他们在生命颠簸的旅途中感受到无限的爱心和温暖。▲, 百拇医药(本报特约记者 卢晓娣 张正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