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 > 甲型H1N1流感
编号:13397781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第二部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21日 医药卫生报
     四、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未完待续),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