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73421
骨痛热症高峰期 料明年或后年出现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8日 联合早报
     截至今年第48周,新加坡的骨痛热症病例只有4227起,比去年同期少了30.5%。此外,本地出现多起骨痛热症病例的集中地也减少了。虽然如此,环境局并没有掉以轻心。

    按照本地的骨痛热症周期,每六七年就出现一次骨痛热症高峰期,下个高峰期预料会在明年或后年出现,但环境局过去两年推出的多项介入计划成功扭转骨痛热症周期趋势,使骨痛热症病例数目不升反跌。

    环境局有信心,骨痛热症的情况将继续受到控制,除非明年肆虐的是本地人免疫力较低的骨痛热症病毒类型。

    骨痛热症分为四种血清型,任何一种类型都有可能在本地出现。第一和第二型骨痛热症病毒在本地较为普遍,第三和第四型骨痛热症病毒较少。换句话说,多数新加坡人都不曾感染后两类型的骨痛热症病毒,对它们都缺乏免疫力,若这两种病毒在新加坡传播,可能会更快导致更多人染病。

    截至今年第48周,新加坡的骨痛热症病例只有4227起,比去年同期少了30.5%。此外,本地出现多起骨痛热症病例的集中地也减少了,这些集中地的病例传播情况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控制。虽然如此,环境局并没有掉以轻心。
, 百拇医药
    环境局数据显示,今年在本地流行的主要是二型骨痛热症病毒,但第三和第四型病毒有所增加。所幸的是,环境局在出现这两种病毒的地区增派稽查人员及加紧灭蚊工作,成功控制病毒的传播。

    今年3月至5月间,由第三型病毒引发的病例从原本的15%激增至45%,传播社群主要集中在西海岸。当时,环境局立即派出60多名稽查员到那里进行检查和灭蚊。在长达48天的传播期间,总共有137人染病,被销毁的伊蚊滋生处达326个。病毒最终受控制,没进一步传播。

    此外,后港和实龙岗也在4月到11月间出现第四型骨痛热症病毒的病例,引起当局的关注。

    环境局环境卫生部门(行动)主任戴志聪说:“虽然这些病例不像西海岸的病例一样大量出现,不过小数目的病例持续出现。其中原因可以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须监督这些病毒类型的变化,知道他们在本地哪个角落出现,然后才可以集中火力对付它。”
, 百拇医药
    一些专家警告,随着气候暖化,像骨痛热症等传染病会越来越严重。对此,戴志聪指出:“其实新加坡一年12个月的气候都适合伊蚊的滋生和骨痛热症的传播,所以新加坡相信不会受到气候变化太大的影响。”

    本地的灭蚊行动或许已经有效抑制骨痛热症病例,但本区域多国近来的骨痛热症病例仍然居高。截至两周前,马来西亚共有3万7278人染病,78人死亡;菲律宾截至一个月前的病例也超过2万4000人。

    虽然各国会向世界卫生组织呈报骨痛热症病例数据,但不是每个国家都拥有分析病毒类型的资源。新加坡做为国际人流枢纽,很可能从国外引进当地流行的病毒。因此环境局更加不能放松警惕,以防在输入第三或第四型骨痛热症时,能及时介入控制。

    戴志聪说,当局会继续进行密集的灭蚊行动,先从市镇会管辖的户外地区、建筑工地和已被集体出售的地点着手,然后再进入“传统”上较易爆发骨痛热症病例的地区及住家等。

    另一方面,环境局也同卫生部合作,积极邀请更多普通科医生把确诊病人的血液样本送去化验室化验,以作出更确切的分析。这将能让当局在本地出现第三或第四型骨痛热症病毒时能及时介入,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目前,在所有骨痛热症病人中,只有10%的病人的血液样本被化验分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