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1873417
中央医院研究或证实中医理论 肝胆疾病与耳疾有关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20日 联合早报
     新加坡中央医院的研究或许能证实中医理论中肝胆疾病和耳疾的关联,为耳疾病日后的治疗研究铺路。目前,在西医理论里,耳疾和肝胆疾病并没有直接的相互影响。

    在中医理论里,肝胆疾病有时候会间接影响耳疾。受访中医师表示,虽然肾脏是直接导致耳疾的原因,但肝风内动也可能导致耳鸣、失聪、耳水不平衡、眩晕和耳鸣等症状。如果问题出现在肝胆,在肝胆经上施针可有效治疗疾病。

    然而,在西医里,胆和耳一向被视为两个不同的器官,两者没有直接相连,西医因此从没有把两者的健康联系在一起。

    新加坡中央医院耳鼻喉外科高级顾问医生刘旺健副教授今年4月开始进行研究,试图利用西医研究证实胆囊和内耳健康的关系。在为40名病人和40名参照实验病人(control group)进行观察后初步发现,患有胆囊问题的病人和切除胆囊的病人,更有可能听觉变差和眩晕,似乎暗示两者正面影响的关系成立。

    在40名胆囊病人中,22.5%会有眩晕问题;没有胆囊问题的试验对象则只有17.5%出现眩晕。虽然如此,医生表示,该实验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更多病人,以便得出具数据代表性的结论。

    他表示,本地约8%的病人患有某种耳疾。一旦确实两者关系成正比,或许能协助找出新的治疗耳疾的方式。例如,医生在诊断病人还有耳疾后,可询问他是否也患有肝胆问题,进一步从根源给予治疗;此外,耳鼻喉科医生也可以转介病人接受针灸,作为辅助治疗。

    招更多人参与试验

    刘旺健也发现,胆囊和内耳结构内淋巴囊类似。一般相信,耳内淋巴管一端、负责排除耳内废物的膨隆对人们出现耳水不平衡有一定影响。他发现,两者内层都布满皱折,而且皱折上有相同的心房利钠肽受体(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他说:“我们所有人最初都是源自两个细胞,然后才慢慢成长,形成不同部位的。所以肯定会有一些细胞是相同的,因此我不排除胆囊和内耳也有一些胚胎关系。只不过关系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模糊了。”

    院方计划在接下来6到9个月在招募更多人参与试验,让试验结果更具代表性。

    在中医理论里,肝胆疾病有时候会间接影响耳疾。然而,在西医里,胆和耳一向被视为两个不同的器官,两者没有直接相连,因此从未把两者的健康联系在一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