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70681
疑病恐病会让你真的得病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当代健康报》 2010.03.25
疑病恐病会让你真的得病

     ■ 黄运敬

    勇敢面对现实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坦然面对家人和外界。生病并非见不得人的事,有病治病天经地义。

    今年21岁的我,是一个女生,毕业出来工作有2年了,现在在某公司当文员。我家在农村,条件不好,弟弟还在读书。两年前,我摸到自己乳房有肿块,疑似乳腺癌,不敢和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也承担不起这笔治病的费用。

    多少个夜晚,我独自躲在被窝里落泪,每天当自己冲凉的时候,我都发现肿块一点点变大,我是多么的惊慌和害怕。

    我真的很害怕家里人知道我的事,村里人会嘲笑我,看不起我,以后还会有人敢娶我吗?你们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从这位读者的来信来看,她一直在为自己的‘疾病’而痛苦。家庭经济的拮据、治疗费用的无着落,更是加剧了她的焦虑。对于她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对她的处境也深表同情。”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王志康表示,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所谓的“乳腺癌”,并非医生的权威确诊,而仅仅只是“疑似”。或者说,仅仅是非专业的她的自我诊断,或自我怀疑。也就是说,两年来,这个“病”一直只是存在于她的想象甚至臆想之中。

    那么我们可以如此分析:两年来,真正折磨她的,很可能并非身体的病痛,而是一种疑病、恐病心理。

    在这里我们先告诉她一点常识吧。乳房有肿块或肿痛感,并不一定就是乳腺癌。有的与生理周期有关,通常是月经来潮前,因为荷尔蒙过度刺激而造成乳房胀痛。20岁左右的女性,乳房摸到硬块,无压痛感,也可能是乳房纤维腺瘤,这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增生也会有乳房出现肿块的症状。所以,感觉有肿块就认为是乳腺癌,这种认知既武断又不科学。

    王志康分析说,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顾虑重重而不能自拔,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疑病或恐病。这种心理的形成,常常与敏感多疑的个性有关,也有的是境遇影响、心情不佳造成的。有这种心理的人,对自己身体的不适会过于敏感,对他人谈论疾病症状过于关注,并极易对号入座,以至于对自己无病疑有病,小病疑大病,大病疑绝症,从而产生莫名的心理恐惧,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人的精神和生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真的身在病中,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身体的康复。

    仅就解除她的疑病、恐病心理提三点建议:

    一、去看医生,进行科学的诊断。自己到底是有病还是无病,最能作出权威诊断的无疑是医生。

    二、调整情绪,调节心理。要改变自己对疾病的认知,培养豁达、乐观的情绪,不疑病,不恐病。

    三、不讳医,不逃避,勇敢面对现实。勇敢面对现实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坦然面对家人和外界。生病并非见不得人的事,有病治病天经地义。她完全可以坦然寻求心理支持和经济支援。她的善良使她独自承受担忧费用的痛苦而难以启齿,但她要明白的是,她的健康,才是对亲人、对社会的最大善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