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的近忧与远虑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柳燕
“过剩”或致中印战火下延
从4月份开始,我国出口至印度的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要缴纳高额的反倾销税,这一从2006年开始并反复多次的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调查案已成既定事实。
印度一直是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的主要出口国,从2005年开始,我国对印度出口的青霉素工业盐一直保持在每年5000吨以上,超过了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总量的80%。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对印度出口青霉素工业盐5821吨,出口额达7724万美元;对印度出口的6-APA也呈迅速增长的态势,出口量为5057吨,出口金额达1.2亿美元,占据我6-APA出口总量的68%。由此看来,印度反倾销裁定的执行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谓真正的“狼来了”。
医保商会青霉素工业盐分会理事长张正海认为,印度青霉素产业从2006年便提出反倾销,反复多次提起诉讼,然后撤诉,从单一青霉素工业盐产品到青霉素整个生产链条,再到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这一系列态度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印方对中国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实施反倾销以及印度产业寻求贸易保护的决心,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印度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依赖性大为降低。
, http://www.100md.com
在3月初医保商会组织召开的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应对会议上,不少企业代表称,在出口无利润的情况下,可能放弃直接出口而转为自行消化,向下游产品延伸。
张正海认为,印度反倾销的确立,有可能改变中印之间的产业竞争关系,中印之间战火将燃烧至下游产业链条——阿莫西林原料药。
对此,医保商会秘书长乔海利表示赞同。乔海利认为,此前,印度从我国进口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主要是进行深加工,生产阿莫西林,然后出口至欧盟、美国等市场,反倾销征税后,此种格局是否发生改变尚有待观察,假设此种格局发生逆转,印度自身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并能保持阿莫西林继续出口的形势,那么,国际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因为,如果我国企业将已经形成的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产能都向下游转移,必将导致阿莫西林等下游产品的产能扩张,而全球阿莫西林的需求并没有增长,那么,阿莫西林的产能过剩以及未来的继续恶性循环已经隐现。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种可能:2009年,我国向全球出口阿莫西林4314吨,增长72.61%,对印度出口253吨(2008年对印度出口只有4.5吨),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双方的“激战”随时都可能触发。
, 百拇医药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中印之间的战火蔓延,很有可能引发欧盟的反倾销。”乔海利说。如果价格战一直打下去,欧盟很有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提起反倾销诉讼,如此一来,我国的相关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些言论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是,这些确实都是隐患。目前,青霉素工业盐产能过剩只是冰山一角,我国的维生素C、扑热息痛、土霉素等大宗原料药都存在这种状况,这些不仅有历史原因,更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找寻这些痼疾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原料药多品类产能过剩
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C可以并称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两大战略品种,同时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巨头。据了解,目前,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产能已达10万吨/年,而每年全球市场总需求量只有5万~6万吨。然而,即使是这样,新一轮的扩产潮仍在继续。维生素C同样如此,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近期的现场调查显示,我国已建、在建和拟建VC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预计2010年底将接近18万吨,2012年将超过20万吨,产能增长速度远高于需求增长。若任其发展下去,我国VC产能将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
, 百拇医药
其他相关的化学原料药、中间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7-ACA是头孢菌素关键性中间体,已成为国际抗生素市场的主角。目前,7-ACA的全球年需求量约为4000吨,其中国内市场约为2500吨,国外市场约为1500吨,而我国7-ACA的年产能已经达到7000吨左右。
产能过剩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威胁着我国原料行业以及医药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张正海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产业门槛过低,尤其是技术门槛。一位业内人士曾夸张地说,连农民都能做青霉素。二是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产品价格一旦稍微看好,便有大量企业一拥而上,由此引发市场周期性顽症。三是地方政府GDP情结很浓,偏好追求短期政绩,盲目争取大项目落户,纵容了产能的扩张。
粗放型经营意识和宏观环境限制政策的缝隙是导致化学原料药产能持续过剩并逐步加剧的关键因素,如何协调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 百拇医药
需政策监管与市场调节双向发力
事实上,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2005年版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已将VC和青霉素原料药列入限制类项目,试图解决国内大宗原料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业大而不强、强而不优、优而不新的过剩发展态势和无序竞争局面;2006年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其中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中的医药项目包括VC原料药项目、青霉素原料药项目、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和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2007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出台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将VC、青霉素等大宗原料药划入限制外商投资行列,同年12月14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继续将VC、青霉素两类大宗原料药划入限制发展类项目。
尽管这一系列的措施对限产、整治产能过剩有着指导和影响作用,但实际上,真正的效果并不明显。乔海利认为,主要是由于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管,形成了"只号召不监管"的态势,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他表示,对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有话语权的产品,国家应加大监管力度,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从量上进行严格控制。除了控制产品的生产量之外,出口量也要有一定的规划。此时,市场竞争将居于次要地位。他认为,企业主动控制合理产量和出口量,稳定市场价格合理水平的效果毕竟还是阶段性的、有限的,当市场利益膨胀时,产能膨胀很难避免,由此,在市场调节失灵、影响到行业利益的时候,国家政策的科学限制和严格调控愈显重要,尤其需要与时俱进和动态调整的积极引导。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加大力度整顿VC的产能过剩问题,着力调整行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政策出台和监管力度加大两方面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从这些调整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政府宏观政策性限制投资和限制发展的决心以及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因此,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大宗原料药产能过剩问题会出现转机。
, http://www.100md.com
“过剩”或致中印战火下延
从4月份开始,我国出口至印度的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要缴纳高额的反倾销税,这一从2006年开始并反复多次的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调查案已成既定事实。
印度一直是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的主要出口国,从2005年开始,我国对印度出口的青霉素工业盐一直保持在每年5000吨以上,超过了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总量的80%。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对印度出口青霉素工业盐5821吨,出口额达7724万美元;对印度出口的6-APA也呈迅速增长的态势,出口量为5057吨,出口金额达1.2亿美元,占据我6-APA出口总量的68%。由此看来,印度反倾销裁定的执行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谓真正的“狼来了”。
医保商会青霉素工业盐分会理事长张正海认为,印度青霉素产业从2006年便提出反倾销,反复多次提起诉讼,然后撤诉,从单一青霉素工业盐产品到青霉素整个生产链条,再到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这一系列态度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印方对中国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实施反倾销以及印度产业寻求贸易保护的决心,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印度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依赖性大为降低。
, http://www.100md.com
在3月初医保商会组织召开的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应对会议上,不少企业代表称,在出口无利润的情况下,可能放弃直接出口而转为自行消化,向下游产品延伸。
张正海认为,印度反倾销的确立,有可能改变中印之间的产业竞争关系,中印之间战火将燃烧至下游产业链条——阿莫西林原料药。
对此,医保商会秘书长乔海利表示赞同。乔海利认为,此前,印度从我国进口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主要是进行深加工,生产阿莫西林,然后出口至欧盟、美国等市场,反倾销征税后,此种格局是否发生改变尚有待观察,假设此种格局发生逆转,印度自身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并能保持阿莫西林继续出口的形势,那么,国际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因为,如果我国企业将已经形成的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产能都向下游转移,必将导致阿莫西林等下游产品的产能扩张,而全球阿莫西林的需求并没有增长,那么,阿莫西林的产能过剩以及未来的继续恶性循环已经隐现。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种可能:2009年,我国向全球出口阿莫西林4314吨,增长72.61%,对印度出口253吨(2008年对印度出口只有4.5吨),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双方的“激战”随时都可能触发。
, 百拇医药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中印之间的战火蔓延,很有可能引发欧盟的反倾销。”乔海利说。如果价格战一直打下去,欧盟很有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提起反倾销诉讼,如此一来,我国的相关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些言论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是,这些确实都是隐患。目前,青霉素工业盐产能过剩只是冰山一角,我国的维生素C、扑热息痛、土霉素等大宗原料药都存在这种状况,这些不仅有历史原因,更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找寻这些痼疾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原料药多品类产能过剩
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C可以并称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两大战略品种,同时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巨头。据了解,目前,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产能已达10万吨/年,而每年全球市场总需求量只有5万~6万吨。然而,即使是这样,新一轮的扩产潮仍在继续。维生素C同样如此,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近期的现场调查显示,我国已建、在建和拟建VC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预计2010年底将接近18万吨,2012年将超过20万吨,产能增长速度远高于需求增长。若任其发展下去,我国VC产能将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
, 百拇医药
其他相关的化学原料药、中间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7-ACA是头孢菌素关键性中间体,已成为国际抗生素市场的主角。目前,7-ACA的全球年需求量约为4000吨,其中国内市场约为2500吨,国外市场约为1500吨,而我国7-ACA的年产能已经达到7000吨左右。
产能过剩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威胁着我国原料行业以及医药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张正海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产业门槛过低,尤其是技术门槛。一位业内人士曾夸张地说,连农民都能做青霉素。二是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产品价格一旦稍微看好,便有大量企业一拥而上,由此引发市场周期性顽症。三是地方政府GDP情结很浓,偏好追求短期政绩,盲目争取大项目落户,纵容了产能的扩张。
粗放型经营意识和宏观环境限制政策的缝隙是导致化学原料药产能持续过剩并逐步加剧的关键因素,如何协调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 百拇医药
需政策监管与市场调节双向发力
事实上,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2005年版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已将VC和青霉素原料药列入限制类项目,试图解决国内大宗原料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业大而不强、强而不优、优而不新的过剩发展态势和无序竞争局面;2006年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其中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中的医药项目包括VC原料药项目、青霉素原料药项目、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和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2007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出台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将VC、青霉素等大宗原料药划入限制外商投资行列,同年12月14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继续将VC、青霉素两类大宗原料药划入限制发展类项目。
尽管这一系列的措施对限产、整治产能过剩有着指导和影响作用,但实际上,真正的效果并不明显。乔海利认为,主要是由于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管,形成了"只号召不监管"的态势,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他表示,对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有话语权的产品,国家应加大监管力度,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从量上进行严格控制。除了控制产品的生产量之外,出口量也要有一定的规划。此时,市场竞争将居于次要地位。他认为,企业主动控制合理产量和出口量,稳定市场价格合理水平的效果毕竟还是阶段性的、有限的,当市场利益膨胀时,产能膨胀很难避免,由此,在市场调节失灵、影响到行业利益的时候,国家政策的科学限制和严格调控愈显重要,尤其需要与时俱进和动态调整的积极引导。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加大力度整顿VC的产能过剩问题,着力调整行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政策出台和监管力度加大两方面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从这些调整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政府宏观政策性限制投资和限制发展的决心以及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因此,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大宗原料药产能过剩问题会出现转机。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