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川乌
名称:川乌
类别:祛风湿药
拼音:CHUAN WU
拉丁:Radix Aconiti
别名:川乌头
药用部位:块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间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综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 百拇医药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栽培。用地上茎的茎节(俗称苓子)繁殖。
产地:四川、云南、陕西、湖南
采收加工:头年种下的苓子,第二年6月即可采挖。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热;辛、苦;归心、脾、肝、肾经;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 http://www.100md.com
禁忌:阴虚阳盛,热症疼痛及孕妇禁服。反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服 。
来源: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科属:毛茛科乌头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厘米。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厘米,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6毫米,宽约20毫米,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有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 http://www.100md.com
生态环境:主要为栽培,未见野生。喜温暖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野生种分布辽宁、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饮片】
名称:扇形川乌片
饮片性状:呈不规则的扇形片状,外皮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质坚实。气微,味辛辣、麻舌。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切片,干燥。
, 百拇医药
炮制作用:生品有毒,多外用。
名称:制川乌片
饮片性状:呈不规则或三角形的片状。外皮黑褐色或黄褐色。断面有光泽。质轻脆。无臭,微有麻舌感。
炮制方法:取净川乌片,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片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6成干,切片,干燥。
炮制作用: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名称:川乌片
饮片性状:呈不规则的片状。外皮黑褐色或黄褐色。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质坚实。气微,味辛辣、麻舌。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切片。
炮制作用:生品有毒,多外用。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川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