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蝉蜕
名称:蝉蜕
类别:解表药
拼音:CHAN TUI
拉丁:Periostracum Cicadae
别名:蝉壳、枯蝉、蝉衣、知了皮
药用部位:羽化后的蜕壳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饨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 百拇医药
产地:山东、河北、河南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寒;甘;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止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孕妇忌用。
, 百拇医药
来源: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
科属:蝉科蚱蝉属
形态描述: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虫稍短;黑色,有光泽。头部横宽,中央向下凹陷,颜面顶端及侧缘淡黄褐色。复眼1对,大而横宽,呈淡黄褐色;单眼3个,位于复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前胸背板两侧边缘略扩大,中胸背板有2个隐约的中央线状淡赤褐色的锥形斑。翅2对,透明有反光,翅脉显明,前缘淡黄褐色,翅基室 1/3为黑色,亚前缘室呈黑色,并有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为黑色。雄虫具鸣器,雌虫则无。足3对,淡黄褐色,腿节上的条纹、胫节基部及端部均黑色。腹部各节黑色,末端略尖,呈钝角。雄虫腹盖发达,不及腹部的一半,外缘呈弧形隆起;腹盖的外缘与后缘、各腹节的后缘以及分布在腹面分散的点,均为淡黄褐色。雌虫腹盖不发达,产卵器显著。
, 百拇医药
生态环境:生活史长,一个世代要经12~13年。若虫进入土内,吸取树根汁液,经几次蜕皮羽化为成虫。成虫多栖于柳、杨、枫杨及苹果、梨、桃、杏等阔叶树木上。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饮片】
名称:蝉蜕
饮片性状:为略椭圆形而弯曲。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部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易碎。无臭,味淡。
炮制方法:洗净,晒干。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昆虫类 > 蝉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