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阳明胃经穴
编号:12533480
足阳明胃经穴——颊车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2日 国医在线
足阳明胃经穴——颊车
足阳明胃经穴——颊车

     颊车 Jiáchē(ST 6)

    【标准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取法】正坐或侧伏,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如上下齿用力咬紧,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咬肌。皮肤由下颌神经的下牙糟神经的末支-颏神经分布,该神经与面神经的下颌缘支相交通。针由皮肤经皮下组织,穿咬肌表面的深筋膜进入该肌。营养咬肌的动脉由上颌动脉分出的咬肌动脉,支配该肌的神经则由下颌神经发出的咬肌神经。

    【功用】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病症】

    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

    1.五官科系统疾病:牙髓炎,冠周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3.其它: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

    【方例】

    口眼歪斜:①颊车、地仓。②颊车、水仓、小沟、承浆、听会、合谷。

    口噤不开:颊车、承浆、合谷。

    火牙痛:颊车、合谷、二间、内庭、涌泉、行间。

    牙髓炎及急性牙周炎(下牙):颊车、大迎、承浆、合谷。

    急性腮腺炎:颊车、翳风、合谷。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3~0.4寸,局部酸胀;

    2.向地仓方向平刺0.8~1.5寸。以治面瘫,可采用滞针法,即向同一方向捻转不动,然后手持针柄向患侧牵拉;

    3.向上、下斜刺0.5~0.8寸,以治上下牙痛,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