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壮族 > 壮医药
编号:12532872
壮医理论的初步形成及壮医著作的出现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6日 国医在线
     壮族医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出现了有关壮医药方面的著作。

    这一时期壮医药在药物、病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初步的总结。

    药物方面,如前所述,明代林富、黄佐编纂的《广西通志》记载广西盛产的药物100多种,在清代的广西地方志中,关于壮医壮药的记载空前增加,内容也更加丰富。有些地方志不仅记载药物的出产、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甚至有加工炮制和典型病例的记载,标志着壮医壮药逐步趋向成熟。肉桂、田七、蛤蚧等是壮药的重要代表。

    病证方面,一方面,壮医对地方多发病痧、瘴、蛊、毒、风、湿已有所认识;另一方面,壮医还有着不少独特的病名,壮医病名有的是以壮语表述的病证名称,有的按主要症状命名,有的按预后良、恶来命名.有的以取类比象来命名,等等。据广西德保县已故老壮医罗家安所著《痧症针方图解》(手稿)所载的82种病证,其中有20多种是中医、西医所没有的,即是壮医病名。如"天寒"、"地冷"、"蛇龙吊"、"七星"、"电光"、"肚带"、"胫喉"、"蛇惊"、"猫惊"、"红毛"、"耳羊"、"红头痧"等,这是已经译成汉字的壮医病证名称。此外还有大量尚未译出的壮语病证名称,如生疖子,壮医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就分为5~6种病名之多。有些病证名,只有用壮语才能比较准确地加以表述。已知的壮语病证名称,不下百种。但是壮语病证名称由于南北方言的差异,更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而欠规范化,有待于今后的发掘、整理和提高。

    诊断方面,壮医有望诊、目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这些诊法均具有壮医特色。

    治疗方面,壮医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既有对症治疗,亦有对因治疗。其特点是,以辨病为主,用药简便,专病专方。壮医在治疗方面的特点是外治法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病证都可采用外治法,或外治法与内治法配合运用。一般病证,单用外治法即可奏效。有些病证虽用内治法,但亦是配合外治法来治疗,很少单独使用内治法,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随着壮医理论的逐步成熟,这一时期,壮医著作开始出现,如《童人仔灸疗图》(宁明县忍乡壮医邓显楷收藏,手抄本)、《痧症针方图解》(德保县马隘乡罗家安著,手抄本)等。据近年的调查,民国时期,曾出现了不少有关壮医壮药的手抄本,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搜集到民间壮医药手抄本100多本,内容以临床实用为主,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医药知识。这些手抄本的编写,对壮医药理论及临床实践进行了总结,说明壮医药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诊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