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杏苑杂谈
编号:11912067
将来中医还会不会号脉(热论中医(6))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1日 《生命时报》 2010.05.11
     前几天,我去一家医院的中医科看感冒。接诊的年轻中医大夫瞧都没多瞧我,没有号脉,更没有看舌苔,更别说是用“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这些中医理论来辨证施治,而是直接说“去验血”吧。虽然这只是个案,却折射出一个普遍的忧虑:如今的中医大夫看病行吗?

    中医药传承5000多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一代代名医大家素为人们所景仰。去年6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表彰了30名国医大师。出生在西医强势崛起时代的国医大师们,基于不同因缘,走上了中医之路,成为中国最后一代经过严格的“师带徒”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医传承人。但随着年事已高,不少国医大师纷纷故去,那次表彰也许会是中医大师最后的集体“闪亮”。

    对于一生获得无数赞誉和称号的30位名老中医,“国医大师”这样空前高规格的国家级头衔只看作一种象征符号,它的背后是国家对中医药的认可和各种紧急抢救举措。“抢救”、“紧迫性”,这些字眼贯穿在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种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文件中。1990年6月23日,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鉴于当前有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年事已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继承,否则,这些经验和专长将会失传,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评选国医大师,面对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医“传承危机”。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人才青黄不接,出现人才断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医从业人数约650万人,而中医不足40万人,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目前,我国主要是一批50岁以上的中医苦撑危局,有志于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中医院校教育是中医传承的最主要方式,但在传承中弊端日现,饱受诟病。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现代中医教育把学生变成了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半成品,培养了一批中医的掘墓人。”话虽偏激,却不无道理。一些中医经典课程不断被删减,甚至沦为选修课,中医博士生通读过一遍《黄帝内经》的竟不到10%!西医理论却日渐强化。

    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还与中医院不景气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医院生存艰难。由于中医药收费低廉,“含金量低”,大量中医院不得不弃“中”姓“西”,诊断治疗几乎与西医院无异。“西化”的中医院如何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又如何保留得住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发展中医药,人才是根本。医生可能是最无法速成的职业之一。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说,要继承和发展中医,就一定要培养“铁杆中医”——立足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上,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铁杆中医”要从青年抓起,只有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继承中医,才能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当然,还需要为培养中医人才提供“沃土”。让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衔接配套,从制度上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铁杆中医”们才不会有后顾之忧,老百姓才能放心地看中医、吃中药。▲

    (作者为人民日报编辑), 百拇医药(王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