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13396810
手足口病的西医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医药卫生报
     近年来,尽管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努力下,手足口病的疫情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特别是今年以来,山东、广东、北京、上海、湖南等多个省市相继出现了手足口病疫情,并且疫情出现时间较往年提前,部分地区的发病人数与往年同期相比,有上升的趋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宝宝出现突然发热,手足部隐见疱疹,尤其当地近期有手足口病发生时,家长应高度警惕,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地针对手足口病的药物,主要采用广谱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一种较强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单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多种RNA、DNA病毒的复制,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

    阿昔洛韦 阿昔洛韦是一种无环的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当其进入体内后,被活化成三磷酸酯类化合物,从而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激酶或细胞激酶,仰制病毒的繁殖,发挥抗病毒的疗效。

    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相似,是继阿昔洛韦后上市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更易被机体活化,并能在受感染的细胞中高度聚集,从而具有更强的抗病毒的功效。

    干扰素 现临床上治疗手足口病的干扰素主要为α-2b干扰素,它能够阻止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同时还能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诱导淋巴细胞产生,增强患者抵抗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抗病毒的疗效。

    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由于口咽部疱疹导致手足口病患儿进食困难,因此应加强患儿的营养支持。此外,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过敏、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尽管发生率低,但仍需家长和医生高度重视。

    一般而言,轻者在一周左右即可恢复,重者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出现高热、嗜热、昏迷、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监护非常重要。此外,感染手足口病后,患者并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因此手足口病患者治愈后,应该加强预防,避免再次感染。 (胡玉芝),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