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一时许”应是对发汗时间的要求 ——桂枝汤方后注句读考证
几百年来,众注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或阐释,或是以赵开美复刻的所谓宋本为蓝本,或是以成注本为蓝本。在这两个通行版本中,桂枝汤方后注云“……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按照这样的句读,“一时许”被理解为对于“温覆”的时间要求,临床缺乏可操作性。
如果“温覆”10分钟,就已达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的目的,还需要继续“温覆”吗?如果不再温覆,则有悖“温覆令一时许”的含义;如果继续温覆,就会汗出“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再做另一个截然相反的假设:如果“温覆”已经远远超过“一时许”表示的两个小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569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