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2408
医生“病”了,谁给看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5日 《四川文学》
     做了一档医德医风主题的节目,录制结束了,嘉宾们意犹未尽,开始比“晒”各自的就医经历。

    有人出了一道竞猜题,他读中学的女儿,两个月前到一家大医院动了一次阑尾炎手术,猜猜一共花了多少钱?

    大家像竞标似的,从1000元起叫价,一直喊到6000元,没人敢再往上报价了,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平时很少去医院看医生,不了解行情。

    当事人主动揭开谜底:9000多元,其中自费项目就是2000多元。

    大家像看了什么惊悚的电视剧情,“哇”声一片,摇头不解:哪是人民医院,分明是人民币医院!当事人进一步做出解释:他和医院的一个负责人还有亲戚关系!

    参与现场闲聊的嘉宾,有一个平时与精神科医生接触较多,他说,普通的医院宰客尽人皆知,最要提防的是精神病医院,他们那里的床位不会像其他医院那样紧张,所以,一有人找上门去,他们就要想方设法将人截住。据称,精神科医生往往是根据求医者的临床“症状”得出是否有“病”的结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理化试验,在精神病的诊断上都是参考依据。
, http://www.100md.com
    我有些吃惊,那位嘉宾继续介绍说,假如一个正常的人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他一定会情绪激动地辩解自己没有病,精神科医生据此就可以认定该患者“没有自知力”,属于重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一个连家人都认为不正常的患者,自己还说很正常,显然是“不正常”的表现;假如“患者”再辩解自己被送来医院的原因,并归结到自己家人或上司的迫害,精神科医生可能会将患者的想法理解为临床意义上的“妄想”,也会诊断为重性精神病。假如“患者”顺着医生的意思说:“我现在确实不正常”,更会被理解为典型的重性精神病,因为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说自己有精神病。其实,支持医生下精神病诊断的不仅是症状学依据,更有现实利益考量。病房老空在那里,医护人员吃什么呀?要在夏天,连西北风也没得喝!

    这些说法是否有事实根据?无从核查。我知道的是,媒体上现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精神病”,而媒体报道出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想想有些后怕,有什么不能有病,而有什么病也不能有精神病、抑郁症,因为到了精神病院,你已经没有多少话语权,当然在其他医院,你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最多是看与不看的选择权。
, 百拇医药
    一位写了大半辈子杂文的长者,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文字多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平时为人也一直刚正不阿,而在一个半公众场合,他和朋友实话实说:年纪大了,现在一走进医院,就有一种冲动,恨不得当年多生几个子女,到这个医院有我的大儿子在住院部,到那个医院有我的二儿子在急诊室,到某个专科医院有女儿或女婿在门诊……现在的医院,哪敢随便进啊,没熟人,哪敢轻易去看病啊?可是,哪来那么多熟人呢?找了熟人也是要还人情的!熟人不一定要你送钱送物,那更麻烦,你有什么资本供人家交换利用呢?还是自己多生几个,省心!

    多生几个就有用了?多生几个,就能都进入医院那样的热点部门?一个守法公民的突发奇想,不过是自我解嘲而已,况且有直系亲属在,就能保证不被过度治疗?其实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医生也已经“病”了,医院也已经“病”了,你现在去医院,可能不是看病,而是看病人。

    同病之间容易相怜,久病之后容易生恨,怜与恨,都不是祛病的疗法。社会肌体上的那些沉疴,治起来也并不难,咱们中国人有中国的办法,那就是四个字:望、闻、问、切!可惜,新的东西我们没有拿来,传统的东西又给拱手相让了。

    本栏目责任编辑卓慧, http://www.100md.com(周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