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医疗器械 > 信息
编号:11945795
提高技术 规范管理 ——关于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3日 《中国医药报》 2010.07.13
    专访话题:如何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专访对象: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医疗器械科 李祺月 李毓民

    专访主持:本报记者 文彬

    导语: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现代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大限度体现着一个医院的诊疗水平。而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器械上得到运用,使得医疗器械的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随着医疗器械在现代诊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医轻械”的现象逐渐得到改变。但另一个现象却不容忽视,那就是对医疗器械的“重使用轻管理”,突出表现在维修管理方面。目前医院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 http://www.100md.com
    李祺月:的确如此。尽管目前大部分医院药械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疗器械维修却是管理的盲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修技术手段落后。应该说,我国目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状况与美国70年代的维修状况十分类似,属于“维修店”性质。尽管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是陈旧的。

    二是维修管理制度滞后。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维修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规范的维修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做好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更谈不上有效获得与临床诊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但目前多数医院维修管理制度与现代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的医院,也很难做到及时修订与补充相关制度。

    三是缺乏定期维修管理。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是考察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的预防性工作,是减少设备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防范措施。而现实中,很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的常用医疗器械得不到有效维修和定期保养,使得器械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增加了医疗单位的医疗成本。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李毓民:要说原因,最根本的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必需的设备(设施)有更大的投入,因为这种投入的回报不明显,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此外,由于能力的问题,医院制定的规划和发展策略对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缺乏明确的建设与管理标准,对医疗器械的发展与管理策略、质量要求等难以准确把握,因此难以及时制订或修改相关管理制度。

    同时,繁重的医疗工作也使护理人员长期忽视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由于病员与护理人员的数量比例极大不平衡,护理人员往往只顾应付繁重的护理工作,而无暇顾及其他。即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器械管理中的不足,也因怕影响更重要的工作而未能及时纠正,交班时又忘记嘱咐接班护士,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记者:面对这种现状,医院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水平呢?

    李祺月:我认为医院应从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这种检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检查。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另一种是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进行修理前检查。一般这项工作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定期进行细致的维护保养,如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 http://www.100md.com
    二是制定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准入制度,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保养制度,做好维修人员的分工,明确责任,大型器械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日常的保养维修。同时管理制度应细分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领导责任制、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设施管理制度、事故责任细则、维修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报废赔偿制度、人员考核及培训制度、维修经费保障管理制度等。尤其要加强对医院维修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主管领导的工作职责应包括: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机构开支方案等。对工程技术人员要做到合理分工,严格管理,使其不断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李毓民:补充一点,在实施规范化的检查和维修管理之外,还要探索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医疗器械的维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和脑力记忆是不够的,在掌握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医疗器械的技术记载,设立技术档案,这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对其他仪器设备也要有一定的文字记载,否则会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医院需要逐步建立医疗器械的状态库,这对设备故障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核心是收集整理现有资料并进行分类存档,如:使用的检测仪器、修理工具;储存备件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维修记录;故障分析;维修计划;维修信息等。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微机系统,并组织计算机联网,扩大信息容量,满足维修管理工作的需要。一般来讲,医疗器械配件供应问题比较难解决,这与仪器、零件不断更新有关,靠厂家供应有困难,维修站维修费用又比较昂贵,那么实现医疗器械维修备件储备社会化是必要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