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11944676
中医应开阔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4日 《中国医药报》 2010.08.24
中医应开阔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思路

     □何夏秀 马晓晶 冯兴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国内发病率约为0.36%,全国约有四百万患者。RA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该病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而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的中医药方法在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

    病因并非只有风寒湿邪

    RA属中医痹证范畴,感受风寒湿热外邪是其发病的常见病因,早在《内经·痹论》篇就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指出风寒湿邪为痹病的基本病因。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多遵循其外感风寒湿学说。但RA的发病原因在强调感受风寒湿邪的同时,还应考虑情志、饮食、体质、居住环境等因素。现代医学也证实RA的发病原因并非单一感染因素,同时与免疫、遗传有关。例如,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在肢体上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肿胀;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表现为关节肌肉的疼痛、麻木、活动不利、僵硬,有学者因此提出痹病从肝论治之说。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令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病证,但湿热是病机的关键,特别是活动期以湿热痹阻为其主要证候。患者或感受风寒湿邪,日久郁而化热;或素体湿热偏盛,感受外邪,从阳化热;或直接感受湿热之邪。临床有因湿生热致痹,也有因热生湿致痹的情况。一方面,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水湿内停,日久蕴湿生热,湿热蕴毒,内伏脏腑血脉关节经络而致病;另一方面,脏腑积热蕴毒,脏腑气机不畅,水液不得宣通,终成水湿。辨证为湿热痹阻者,临床上表现关节肿痛且疼痛明显、屈伸不利,关节局部皮温升高、发热或自觉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多明显升高;临床用方多选用宜痹汤、四妙丸、白虎加苍术汤、当归拈痛汤等。

    在重视湿热的同时,临床还应强调瘀血在RA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因为痹必夹瘀,瘀血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瘀血既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一方面,风、湿、热邪均可致瘀;另一方面,痹病日久,脏腑气血亏虚,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藏血、脾统血、肾温煦功能受损,亦可致瘀;且久病入络,络脉受损,气血不行也可致瘀。因此,无论外感六淫,还是脏腑内伤,均可引起瘀血痹阻而致痹,临床上表现为关节肿胀畸形,夜间疼痛加重、痛处相对固定,甚则关节局部皮肤发暗、舌暗、舌下静脉迂曲、脉弦。现代医学亦证实RA急性活动期血小板计数升高,D-2聚体升高,血黏稠度升高。临床上RA也常合并血管炎,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斑、溃疡、缺血坏死,严重者可合并重要脏器血栓。因此活血化瘀在RA的治疗中显得十分重要,选方多用桃红四物汤、身痛逐瘀汤等,药用桃仁、红花、莪术、川芎、丹参、地龙、全蝎、土鳖虫等药。同时活血药中一定要加补气之品,如黄芪、党参,以达到气行则血行,瘀血去,脉络通,通则不痛的效果。
, 百拇医药
    临床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对于RA的临床治疗,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疾病演变,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应有区别。急性活动期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局部皮温升高、关节屈伸不利,以关节周围滑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为其主要病理变化。此时中医辨证以湿热、热毒、瘀热痹阻为主要证候,因湿热、热毒、瘀热痹阻关节、肌肉,致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清热活血为主,临床多选用滑石、苍术、苦参、黄柏、土茯苓、双花、公英、赤芍等药,方选四妙丸合五苓散加减。而至RA疾病中晚期,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变形、疼痛、活动受限,病理变化为滑膜增厚、骨质破坏。此期病机为风寒湿邪痹阻日久,久病入络,聚湿成痰,痰瘀互结,痹阻关节,同时痰瘀之肿胀形成,不易消除。此时患者的关节肿胀变形,其肿非祛风渗湿、淡渗利水能消,而应化痰活血散结。临诊用药多选用莪术、山慈菇、丹参、白芥子、夏枯草、蜈蚣、皂刺等药以消肿。

    另外,感受风寒湿热外邪是RA发生的外在因素,正气虚弱则是其发生的内在因素,因正气虚弱易感受外邪,病程日久易损伤正气,故RA的治疗在重视祛邪的同时不忘扶正。扶正之法有益气、养血、健脾、温肾等,方用四君子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加减;祛邪之法有散寒、祛风、除湿、清热、活血、化痰、散结等,方用乌头汤、桂枝汤、四妙丸、宣痹汤、四妙永安汤加减。
, http://www.100md.com
    由于痹多夹湿,湿性黏滞,湿与他邪裹结胶着,决定了RA病程迁延,病情复杂,因此临床上证侯复杂,常出现表里同病、营卫失和、寒热错杂、痰淤互见、虚实夹杂,可见上热下寒、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湿热瘀阻见气阴两虚等复合证候,因此治疗上要祛邪不伤正,祛邪不忘扶正。比如单纯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则易致正气更虚,而单纯益气温肾则易致湿热更甚。因此临诊时注重辨寒热虚实,结合患者的体质、根据RA疾病的早中晚不同的时期,把握扶正与祛邪的权重,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原则。疾病的早中期以祛邪为主,而中晚期则以扶正为主。治疗上在扶正的同时更注重祛邪,患者有全身发热或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者,应以祛邪为主,治疗上注重清热利湿活血;而疼痛以酸痛、隐痛为主则多为虚证,治疗则应以补益肝肾气血为主。

    (本文作者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主任医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