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编号:11943182
微创介入治疗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日 《中国医药报》 2010.11.02
     本报陕西讯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杨剑、易定华等人,经过8年对84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经导管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膜周型室间缺损(VSD)安全有效。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引起业内人士关注,对于该技术在全世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CHD)的25%~30%。长期以来,外科开胸手术是治疗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发病率高等问题。

    虽然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有应用,但由于该技术操作难度高、并发症多和残余分流发生率高等原因,未能在我国临床广泛开展。2002年,随着进口Amplatzer膜周部偏心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国产对称型镍钛合金膜周部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出现,使得治疗适应证范围有所扩大,成功率也较以往大幅度提高,临床应用愈加广泛。但在应用进口封堵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达3.8%,同时存在血管损伤、三尖瓣反流和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因而在2007年之前,全球报道的经导管微创介入治疗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病例仅366例。

    我国在经导管微创介入治疗膜周型室间隔缺损领域发展基本与国外同步,并具有患者多、手术例数居全球之最等优势,但由于开展该技术的医疗单位技术良莠不齐,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巨大,并且缺乏大样本量的中期随访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用于验证该技术的安全性与疗效。

    杨剑、易定华等人就其所在科室2002年6月~2008年6月接受经导管微创介入治疗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84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73岁),建立了专用数据库管理随访资料,且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年以上。他们首先规范了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纳入/排除标准,并严格把握适应证;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创新手术技巧、优化器材选择以及加强术中及术后影像学监测等多种有效手段,对管型、漏斗型、窗型、不规则型等多种类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进行了有效介入治疗,使治疗成功率由国际报道的80%提高到98.1%,术后Ⅲ度传导阻滞和瓣膜反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由3.5%~8.6%降至0.23%;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患者5年生存率>98%,无任何心血管不良事件生存率>85%。研究者比较了国产与进口封堵器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即刻分流率无显著差异,但进口封堵器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国产同类产品,表明当前国产产品已经达到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同的效果,且国产封堵器通过改良设计和个体化应用等,取得了更优异的疗效。(朱立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