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与中医
编号:11970780
龙峰山上捕蕲蛇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32期
     蕲蛇,又名白花蛇。开宝六年所编《开宝本草》首次将其收录入药,主治中风湿痹、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大风疥癣。宋政和年编的《本草衍义》称白花蛇为褰鼻蛇:“诸蛇向下,独此鼻向上。”《本草纲目》称:“花蛇湖蜀皆有,今唯以蕲蛇擅名。”并在白花蛇条“释名”下,首标“蕲蛇”。故“蕲蛇”,就是蕲州所产的一种白花蛇。白花蛇俗称五步蛇,人们说被它咬伤后不出五步,就要倒地而亡。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四十三卷)对蕲蛇的形状这样描述:“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24个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对捕捉方法这样介绍:“多在石楠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劙刀破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耳。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所缚炕干。”

    实践出真知。正因为李时珍经历了捕捉蕲蛇的实践,才能写出这样身临其境的描述——

    这天,李时珍邀捕蛇老人到龙峰山去捉蕲蛇。一路上茂林修竹,溪湍泉飞,两人在一处背阳的大石头边停下来,石头下面有个狻猊洞,洞的周围灌木丛生,长满了各种药草。长势最茂盛的是石楠藤,紫色的细长藤上,生长着许多绿色小圆叶,把叶揉碎,就会闻到一种刺鼻的臭味。细藤缠绕在灌木上,蕲蛇最喜爱吃石楠藤的叶子,所以,狻猊洞便是蕲蛇经常出没的地方。

    两人在狻猊洞附近的灌木丛中蹲了下来。大约等了三个多时辰,一条尺许长的白花蛇慢慢地爬上了石楠藤,咬吃那藤上的叶子。李时珍急问怎么捉,老人说,莫慌,要等它们吃得差不多时才能动手。那蛇在藤上微微蠕动,身上明显有一圈圈白花纹。李时珍看得出神,只见老人轻手轻脚走了过去,从布袋里抓了一把沙子向那蛇撒去,那蛇的身子立即缩成一团,老人马上用铁叉叉住蛇头,然后将头捉举起来。

    两人把蛇研究了一番后,老人到溪边拿出小刀,剖开那蛇腹部,去掉内脏,这时那蛇的尾巴却倒卷入腹部洗涤腹腔。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置信,这或许是动物一种保护创口的自然反应吧。清洗后用竹片支撑,再弯曲成圆饼放入背篓。老人对李时珍说:“这蛇拿回家扎缚炕干后,即可交付药店或官府。”

    蕲蛇入药,性能胜于他地所产的白花蛇,所以很珍贵。因捕捉的越来越多,官府、豪绅常向百姓摊派。当时,在蕲州地区流传这样一首民谣:

    白花蛇,谁最教尔辟风邪?

    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直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

    积骨如巴陵,杀尔种类绝,白花不生祸始灭。, http://www.100md.com(周彭 湖北蕲春李时珍文化研究会)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动物类 > 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