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临床应用
编号:11971168
非抗组胺药也能抗过敏
非抗组胺药也能抗过敏


     □郭旭光

    目前,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主要为H1和H2抗组胺药,包括第一代常用的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等,第二代常用的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特非那丁等,第三代为近几年来新开发的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除了以上的抗组胺药外,临床上还有一些其他药物:

    雷公藤片 具有止痛、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它能拮抗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因此对皮炎、湿疹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法为每日2~3次,每次1~2片。

    吲哚美辛(消炎痛) 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机理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的疗效。用法为每日2~3次,每次1~2片。

    桂利嗪(脑益嗪) 本品为哌嗪类钙通道拮抗剂,有扩张脑血管和降压作用。用于慢性荨麻疹、老年瘙痒症和淤积性皮炎的治疗。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1~2片。

    谷维素 主要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内分泌平衡失调,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对荨麻疹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2片。

    双嘧达莫(潘生丁) 具有扩张血管、预防脑血栓作用,对各种急慢性荨麻疹均有治疗效果。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2~4片。

    654-2(山莨菪碱) 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的作用,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的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常用于乙酰胆碱性荨麻疹的治疗。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1~2片。

    多虑平 系抗抑郁药,为H1和H2受体拮抗剂。用途较广,治疗皮肤瘙痒症及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也常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辅助治疗。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1片。(注:患者欲服用上述药物治疗过敏,请先咨询医生。)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