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信息
编号:11983748
睡觉开灯血糖会高 每天得走1万步 不能饿着开车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21日 《生命时报》 2011.01.21
     睡觉开灯,血糖会高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1月14日报道,一项即将刊登于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的新研究发现,周围环境灯光太亮会降低睡眠质量,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该研究由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共同完成。参试者睡觉前在不同房间,连续8小时分别接受很亮灯光或较暗灯光照射,共5天。同时被监测褪黑激素水平变化。这种激素由大脑松果腺在夜间产生,作用是调节睡眠/清醒周期。

    结果发现,与在暗光房间的参试者相比,在亮光房间的参试者褪黑激素产生期限缩短了大约90分钟。另外,正常夜间睡眠过程中,灯光过亮也会导致褪黑激素水平降低50%。

    该研究负责人乔舒亚·古利博士介绍,褪黑激素受体基因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影响血糖波动。这项研究对长期上夜班的人具有重要的健康提示意义。▲
, 百拇医药
    (徐澄)

    

    每天得走1万步

    对糖友来说,运动与控制饮食同样重要。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科学家,历时5年对592名中年参试者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在习惯久坐的参试者中,与“每天步行3000步,每周坚持5天的人”相比,那些“一改往日不良习惯,开始每天走1万步,每周坚持5天的人”胰岛素敏感度改善情况要好3倍。

    “每天1万步,每周5天”是最受欢迎的指南。研究人员总结说,新研究结果既证实了每天多走路对体质指数、腰臀比和胰岛素敏感度的有益作用,又进一步表明,中年人应该适当加大低强度运动的量。▲
, 百拇医药
    (陈希)

    

    新糖友要写减肥日记

    每天做个小结 记上种类食量

    “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就该先减重,后降糖,这才是‘治本之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糖友应该记录下每天吃了什么,以有效控制体重,从而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据美国“健康日”网站近日报道,美国格林威治医院体重管理和糖尿病专家克里斯托弗·莫苏尼指出,一项持续12周的试验证明,肥胖糖友的首要任务就是减肥。而坚持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鞭策”方法。
, http://www.100md.com
    “从短期看,体重下来了,血糖、血压和血脂都会下降。从长期看,胰岛细胞能得到保护,中风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也会降低。”邹大进解释说,肥胖糖友能在原有体重的基础上减掉10%,并长期维持,就算减肥成功。糖友写饮食减肥日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日记务必要简明、详细,最好做成表格式的,让患者自己、家属及医生都一目了然。表格至少要有3列,分别是“时间”、“食物种类”、“食量”。横行可填写具体内容,如“2011年1月16日上午7点半”,“素包子”,“1个”。邹大进说:“就连嗑了一个瓜子也要记下来。我经常听到有患者抱怨自己吃得不多,就是体重不变。有了减肥日记,就有了凭证。有时食量较难衡量,糖友可以用自己的拳头“打比方”,如“一碗拳头大小的米饭”。糖友应每天做一个小结,和前一天比较看看,自己是否多吃了两口。小结中还要有当天的体重记录,每次测得的血糖值和服药情况。“糖尿病患者每隔一段时间会复查,届时就可以带上这本日记,供医生参考。”邹大进说。▲

    (徐李燕)
, http://www.100md.com
    

    不能饿着开车(专家呼声)

    突然出汗、手抖、心慌,多是低血糖,需马上停车吃东西

    开车时,手眼脑都不能放松。如果一位糖友在开车时突发低血糖,出汗、手抖、心慌、眼花,可以想象那是多么危险。

    很多糖尿病人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可能带来低血糖。发生低血糖与饮食少、药物量大有关。司机在高速行驶中需要在瞬间处理紧急情况,如避让突然出现的行人、车辆,处理交通指示灯的变化等。低血糖的出现会使司机处理以上情况的能力迅速下降,突然视力下降就更危险。
, 百拇医药
    糖友司机应该怎样预防低血糖呢?

    首先要保证按时进食,无论是开长途汽车还是在市区开车,饿了就得吃饭。不要因为快到目的地而坚持开车,否则极易因突然低血糖酿成不幸。

    其次,在车上要预备果汁、糖块等,有低血糖感觉时立即补充。不要因担心血糖升高而坚持不进食,因为低血糖更危险。

    注射胰岛素的病友如果要长途驾驶,预计路上没有合适的饭店,可以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比如减少2—4单位。不能按照经验估计路况,应该带上一餐饮食,以防遇到交通拥堵情况。如果方便,可以在长途驾驶前检查血糖,如果血糖在6毫摩尔/升以下需要再吃点东西,血糖保持在7—8毫摩尔/升比较安全。

    最后要提醒的是,有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有显著的眼底出血、黄斑病变者,不宜驾驶,尤其不能夜间驾驶。有严重的神经病变者,以及经常发生低血糖的糖友,在调整降糖治疗时不要驾驶,尤其不要走长途。▲
, http://www.100md.com
    (解放军第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王玉珍副主任医师、许樟荣主任医师)

    

    预混胰岛素,适合中国患者(胰岛素课堂)

    主办:生命时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健康教育与护理学组

    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我国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70%以上用的是预混胰岛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之所以这类药物受到中国医患的“青睐”,与其制剂特点和中国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
, http://www.100md.com
    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血糖异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空腹血糖高,二是餐后血糖高。如何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平稳控制是医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科学家将降低餐后血糖的餐时胰岛素和降低空腹血糖的基础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就制成了“预混胰岛素”,例如诺和灵30R是由30%的短效人胰岛素和70%中效人胰岛素混合制成,诺和锐30由30%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和70%中效成分(精蛋白门冬胰岛素)预混制成。这样一来,既能达到“一箭双雕”的治疗作用,也减少了患者每天的注射次数。据介绍,预混胰岛素最常见的用法是早餐前和晚餐前各打一针,就能兼顾全天的血糖平稳。

    杨文英教授介绍说,同为2型糖尿病,我国患者和欧美患者的病情有所不同,最突出一点是,我国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而欧美患者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我国病人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仅占12%,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占39%左右,且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也超过欧美患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更显著,欧美患者则多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二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欧美人则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因此,多数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预混胰岛素往往是最适当的选择。
, http://www.100md.com
    临床研究证明,预混胰岛素能很好地控制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2008年结束的糖尿病领域最大的全球性观察研究——IMPROVE研究中,有超过2万名中国糖尿病患者参与。

    结果表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能全面有效地控制血糖,使71%的患者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0%),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2.8%,且低血糖发生率很低。▲

    (张彤)

    

    亚洲人更要防糖尿病

    英国路透社1月13日报道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亚裔美国人比美国白人患糖尿病的几率高。
, 百拇医药
    这一发现的调查对象是1997—2008年间参与美国政府健康调查的23.05万名美国人。在超过12年的研究中,亚裔美国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从4%上升至8%,而美国白人的发病率从4%上升至6%。

    负责该研究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副教授叶欣洁(音译)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基因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具体来说,研究表明亚裔美国人的体重比白人和黑人都轻一些,但是腹腔器官周围的内脏脂肪却比例较高。而这种脂肪正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高风险因素。

    叶欣洁同时强调,基因缺陷加上不良生活方式才是糖尿病发病的关键。一个人不论体重如何,锻炼都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但生活在美国的亚洲人并没有这个良好的习惯。叶欣洁建议亚裔美国人多做运动,监测血糖水平,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

    (冯国川)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