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营销.药店
编号:11970809
2011年医药外贸面临四大挑战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31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1.31
     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稳出口、扩进口的政策将延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如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等。2011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1.外需增长空间有限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没有改变,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可能在较长期间内低位徘徊。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大规模刺激政策到期或效应逐步减弱,美国、日本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复苏受较大范围的债务危机影响,后续增长乏力。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增大,经济下行风险也在积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由4.3%下调到4.2%,国际医药市场需求增长空间也有限。

    2.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

    2010年,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幅度都较大,企业已经感受到较大的压力。此外,节能环保成本增加,客观上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上述问题今年依然难以得到缓解,这势必挤压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3.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我国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能持续扩大,原有平衡被打破,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维生素C因新产能加入,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出口价格直线下降;由于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实施反倾销调查,销售竞争集中于产业链下游的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上,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激烈;前期价格较为稳定的维生素B12走势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华北制药、河北玉星、宁夏多维等主要生产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和技术升级,有望在近期实现扩产,市场供求关系也将失衡,供大于求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是制约我国原料药出口价格难以上涨的主要因素。

    4.产业升级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

    从全球制药产业格局来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大型原研药企业处于医药产业链的最高端,全球性仿制药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段,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分工中主要是利用成本优势并付出环境代价,向欧美、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中国制药企业面临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研发&制剂”全面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有望参与并分享规范市场制剂的高容量和高盈利。但与全球仿制药企业相比,我国药企在生产工艺、辅助材料、新技术、创新剂型等方面有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克服技术门槛、实现整体技术突破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http://www.100md.com(刘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