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3385
开学了腮腺炎的防控不能松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0日 北京青年报
开学了腮腺炎的防控不能松

     (1 /1张)

    编辑说话

    随着气候转暖,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持续升温。专家提醒,正月十五过后,中、小学校、幼儿园陆续春季开学,学校是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重点防控场所,儿童、青少年需重点防控。

    ■腮腺炎春季高发,落实晨检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以3-10岁儿童最多,占总发病的84.4%。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多发,典型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疼痛,属丙类法定传染病。专家提醒,作为聚集性疫情防控重地,学校开学后应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制度。如发现学生有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疼痛、发热、咽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督促其去医院就诊,不可让其带病上课。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唾液或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以及空气飞沫传播。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液传播至腮腺及其他的器官,引起该器官的炎症或损害。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部分病例有倦怠、畏寒、低热、头痛等前驱症状,前驱症状出现数小时或数天后腮腺肿大,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咀嚼时疼痛明显,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 http://www.100md.com
    ■隐性感染者使得传染源排查有困难

    流行性腮腺炎时常并发有睾丸炎及卵巢炎,可以导致不孕。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致死率波动在0.5%~3%之间。流行性腮腺炎这样的并发症,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并且每例感染者周围都有一批隐性感染者,使传染源难以排除,故易造成扩散流行,尤其在腮腺炎高发的春季危害更为严重。

    流行性腮腺炎防制最有效的办法是疫苗免疫接种。国内外均已研制出减毒活疫苗,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可收到满意的预防效果。儿童时期使用疫苗获得的免疫力,能否长期维持到成人时期,足以防止临床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现仍缺乏充分的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数据。丙种球蛋白用于预防腮腺炎,并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中成药治疗腮腺炎有明显优势

    该病目前西药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近年发现部分传统中成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伤湿止痛膏:取本品外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治疗20例,经过3~6天均愈。认为本品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故对腮腺炎有较好疗效。

    六神丸:取本品内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4~10粒,小儿每次1~3粒,饭后温开水吞服,连续3天。同时取本品5~10粒,研为细末,加米醋或白酒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治疗58例,一般用药次日即可见效,5日内痊愈。或取六神丸30粒,冰硼散15克,青黛30克,芒硝12克,共研细末,加老陈醋适量调为稀糊状,敷于腮腺肿胀处和涌泉穴(左侧腮肿敷右侧涌泉穴,右侧腮肿敷左侧涌泉穴),每6~8小时更换1次,直至发热、腮肿消失;可配合内服夏元大板汤(夏枯草、元参、大青叶、板蓝根),治疗45例,均在4天内获愈。婴儿禁用。

    冰硼散:取本品3克,用少量冷开水拌湿后,敷于腮腺肿胀处,包扎固定,2~3日换药1次。对初起者能控制肿势,已肿者可减轻肿胀疼痛,促使症状早日消退。一般病例用药后5日内即可肿消痊愈。
, http://www.100md.com
    南通蛇药片:取本品8~10粒研细,注射用水调糊后外敷患处,每日4次,早、中、晚及临睡前重新调敷。若体温下降,则外涂次数可逐渐减少。一般用药后2日左右,肿胀疼痛即可消失,体温亦降至正常。

    玉枢丹:视病情轻重,取本品2~5片,每日2~3次口服,同时取本品3~6粒研末醋调外敷,每日1~2次,治疗36例,均在2~5日内肿止痛消热退。或取本品10片,胆星6克,吴萸、生大黄各10克,共研细末,每取8克,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双侧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

    同仁如意金黄散:取本品适量,以大青叶捣烂加米醋适量调敷患处,干则以醋适量润之,每日1换,连续3~5天。

    白降丹:将黑膏药摊平,以火柴点本品少许于膏药中心,使膏药中心微见白色即可(用量过大则灼伤皮肤,出现大泡,疼痛难忍),而后贴于患处。治疗264例,均愈。

    中华跌打丸:取本品2粒,六神丸10粒,共研细末,醋调为糊状,置于黑膏药上,外敷患处,每日1换,经过3~5天,便可热退肿消。
, 百拇医药
    双黄连粉针剂:取本品适量,加适量鸡蛋清调匀涂敷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3天为1个疗程,多数用药3次后,症状即可明显减轻,用药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清开灵:取大黄粉、大贝粉各10克,加清开灵针剂适量调匀,外敷患处及双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2次,连续3~5天即可。

    玉露散:取本品适量用醋调成糊状,外敷肿胀处,1日1次。

    同仁紫金散:取本品适量醋磨研成糊状涂于患处。一般在2~5天内获得痛止、肿消、热退之效果。

    龙胆泻肝口服液(丸):内服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两支,每天两次。外用龙胆泻肝丸,以凉水调成糊状涂患处,每天换药两次。一般用药2~7天可获良效。

    穿心莲片:口服穿心莲片,每次4片,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用该药治疗后,能迅速退热,且不留后遗症。
, 百拇医药
    板蓝根胶囊:口服板蓝根胶囊,每次5粒(每粒0.3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一般2~7天内热退肿消,无并发症。

    新癀片:2~7岁儿童每次1/2~2片,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同时,取新癀片2~4片用凉开水调化涂患处,每天1~2次。一般2~5天治愈。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吗啉胍和维生素C加青黛外敷。

    导赤散:口服导赤散,每次10克,每天3次,开水冲服。经用药1~4天后能治愈。

    ■单味中药治疗也有满意效果

    大黄:取生大黄研成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每日换药1至2次,一般用药3天即可痊愈。

    大青叶:取新鲜大青叶60克,捣成糊状,均匀涂布于患侧耳下肿胀处。每日换药1至2次,一般换药3至4次获得治愈。

    仙人掌:取鲜仙人掌去刺、毛后洗净,捣成泥状(禁用铁器),加入95%酒精(或用鸭蛋清或鸡蛋清)调匀,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两次。一般1至3天内治愈。

    板蓝根:取板蓝根30克,加水500毫升,煎成400毫升,共煮两次,总量约700毫升分两天服,每日3至4次,连服两剂。

    蒲公英:取鲜蒲公英30克(或干品20克),捣碎,加入一个鸡蛋清和匀,再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至4次治愈。

    ■文/常怡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