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有时是孩子的朋友(育儿课堂)
单纯发烧,体温38.5℃以下,精神很好就不用担心
2月28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刊文提醒家长,应正确认识孩子发烧这个现象。因为按照美国儿科医生协会出版的最新手册所说,发烧有时是孩子的朋友,会让他们更健康,千万不要一见孩子体温升高就害怕。孩子轻微发烧的时候,父母只要仔细观察,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后,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尽量感觉舒服一些。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婴幼儿发烧在38.5℃以下,精神状态很好,且不伴有其他症状,多数问题不大,可以采用物理降温;若物理降温收效不大,或发烧出现反复,且体温超过38.5℃,甚至39℃时,最好能直接到医院寻求医治。
为避免万一,当孩子发烧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尽可能准确判断孩子发烧的病因。如果是因为天气燥热、室温过高、衣被过厚或身体补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烧,可适当进行体表散热,如脱掉过多的衣物,尽量多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同时注意室温不要过高。如果是因为感冒、气管或咽喉炎症等疾病导致的,体温只要不高于38.5℃,进行物理降温也就可以了。应该说,这两种情况下,去医院与在家治疗的差别不大。如果是接种疫苗后体温升高,则要尽快咨询相关医生。
在家护理孩子时,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多喝水,以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脱水。对孩子来说,果汁、奶可能比水好,所以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要尽量多喂一点。
2.物理降温。相对较好的是温水浴,父母先用手肘测温,不能太烫,洗浴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孩子着凉。虽然酒精擦浴也可帮助降温,但因为容易刺激孩子的皮肤,应慎重使用。
3.当孩子发烧特别难受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退热净、芬必得等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服药量必须视孩子的年龄、体重和整体健康情况而定。
4.如果孩子睡着了,不要为了吃药而把他叫醒,好好休息对他更重要。
5.在治疗咳嗽和感冒的药中,往往含有退热净、芬必得的成分,请注意药物的成分说明,不要让孩子重复吃到类似药物。
对于家长的顾虑,以及怕孩子出现“万一”的心情,李海鹰表示很理解。但她同时提醒,孩子发烧,最怕家长急躁慌乱,不能保持冷静,生活中就不乏因为盲目使用退烧药,导致病情发展的例子。而且,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环境,更容易因为不够小心的防护,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每当孩子发烧,请先仔细想想这两个问题,让自己冷静下来。当然,如果发烧超过39℃或病情反复,就别犹豫了,去医院吧。▲
(官玲 徐春昕), http://www.100md.com
2月28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刊文提醒家长,应正确认识孩子发烧这个现象。因为按照美国儿科医生协会出版的最新手册所说,发烧有时是孩子的朋友,会让他们更健康,千万不要一见孩子体温升高就害怕。孩子轻微发烧的时候,父母只要仔细观察,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后,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尽量感觉舒服一些。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婴幼儿发烧在38.5℃以下,精神状态很好,且不伴有其他症状,多数问题不大,可以采用物理降温;若物理降温收效不大,或发烧出现反复,且体温超过38.5℃,甚至39℃时,最好能直接到医院寻求医治。
为避免万一,当孩子发烧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尽可能准确判断孩子发烧的病因。如果是因为天气燥热、室温过高、衣被过厚或身体补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烧,可适当进行体表散热,如脱掉过多的衣物,尽量多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同时注意室温不要过高。如果是因为感冒、气管或咽喉炎症等疾病导致的,体温只要不高于38.5℃,进行物理降温也就可以了。应该说,这两种情况下,去医院与在家治疗的差别不大。如果是接种疫苗后体温升高,则要尽快咨询相关医生。
在家护理孩子时,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多喝水,以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脱水。对孩子来说,果汁、奶可能比水好,所以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要尽量多喂一点。
2.物理降温。相对较好的是温水浴,父母先用手肘测温,不能太烫,洗浴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孩子着凉。虽然酒精擦浴也可帮助降温,但因为容易刺激孩子的皮肤,应慎重使用。
3.当孩子发烧特别难受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退热净、芬必得等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服药量必须视孩子的年龄、体重和整体健康情况而定。
4.如果孩子睡着了,不要为了吃药而把他叫醒,好好休息对他更重要。
5.在治疗咳嗽和感冒的药中,往往含有退热净、芬必得的成分,请注意药物的成分说明,不要让孩子重复吃到类似药物。
对于家长的顾虑,以及怕孩子出现“万一”的心情,李海鹰表示很理解。但她同时提醒,孩子发烧,最怕家长急躁慌乱,不能保持冷静,生活中就不乏因为盲目使用退烧药,导致病情发展的例子。而且,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环境,更容易因为不够小心的防护,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每当孩子发烧,请先仔细想想这两个问题,让自己冷静下来。当然,如果发烧超过39℃或病情反复,就别犹豫了,去医院吧。▲
(官玲 徐春昕),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