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血糖:生活规律才能管好血糖 等8则
生活规律才能管好血糖(名家话血糖(1))
定量吃饭 定时睡觉 定点运动 定期复查
糖尿病已成为困扰全球的健康危机。邀请国内外权威的内分泌专家,为大家讲解糖尿病相关的防治知识。
血糖非常敏感,在生活中,饮食、运动、睡眠,甚至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它的波动。因此,规律的生活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
两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动大来调整治疗方法。第一位生活规律,通过2周就把血糖控制稳定。他每天测血糖扎手指3次,一共42次。另一位糖友生活不规律,用了2个月才调整好,一共扎手指180次,仅是手指就多受苦138次。这还没计算因血糖波动对身体的伤害。糖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作息、饮食、运动,以及用药上都需要规律。
, 百拇医药
定量吃饭。每次进食都会引起血糖波动。健康者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而糖尿病患者超过11.1毫摩尔/升,甚至达到翻番,这是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从饮食的种类、数量、间隔时间上养成一定的规律,能避免餐后血糖过高。
定点睡觉。从凌晨4时到上午9时,是人体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早晨没按时起床,一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打乱。因此,晚上最好在10点之前上床,第二天早晨6点至8点之间起床,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
定时运动。空腹运动会使血糖骤然下降,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最好养成饭后1小时运动的习惯。
定期复查。只有上述生活习惯都规律了,再加上规律用药,才能使血糖平稳,趋于正常状态。既便如此,一部分糖友还是可能出现眼底、外周神经、肾脏、心血管等处的早期并发症,因此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钟惠菊)
, http://www.100md.com
糖友牢记9个检查时间(活血糖名家2)
糖尿病控制住就是胜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糖友需要定期做以下9项检查,以随时了解病情,合理安排治疗。
血糖:控制好了半月查1次
监测血糖的次数,要根据血糖控制的好坏而定。控制得比较理想的糖友1—2周复查一次,包括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的数值是,空腹血糖为4.1—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毫摩尔/升。
需要提醒的是,若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
, http://www.100md.com
糖化血红蛋白:3个月查1次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反映糖友最近两三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一般认为,一次血糖高,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表明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一次血糖正常,而糖化红蛋白升高,表明此次测量前较注意控制血糖,但最近2—3月血糖控制得不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高,表明一段时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
血脂系列:1—3月查1次
血脂系列检查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1—3月复查一次。若血脂降为正常后,可3个月至半年查一次。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和程度来选择或调整用药。
尿微量白蛋白:3个月查1次
对于肾脏受损的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控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尿检正常,3个月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如曾有过间歇性尿微量白蛋白,经治疗后消失,可半年查一次。如果是第一次发现尿微量蛋白,应复查。也就是说,不要因为一次尿检结果就下肾病的诊断。一般认为,3—6个月内有两次尿微量蛋白异常,且排除其它原因后,才能诊断糖尿病肾病。
, http://www.100md.com
尿常规:1—3个月查1次
查尿常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是否有尿路感染和糖尿病酮症。尿常规检查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因为一部分女性患者可出现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如果尿蛋白及尿常规检查有问题,应进一步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以及肾脏B超。若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说明肾脏排除血液中的废物或有毒物质的能力下降了。另外,有尿频、尿急、尿痛的患者,应该随时去医院检查尿常规。
血压:天天查
高血压对于糖友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高血压可促进和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合并高血压的糖友理想的血压控制值是小于130/80毫米汞柱。糖友应该坚持天天测,可测定不同时间段的血压,以摸清血压波动规律。血压高且不稳定的人还要做动态血压监测。
心电图:1—3个月1查
, http://www.100md.com 心脏受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且常有无症状的情况。因此,定期检查心电图尤为重要,一般1—3个月查1次为宜,若病情稳定,宜半年1查。有过心肌梗死,最近频发心前区不适、疼痛或心律不齐,有时会停跳的病人,都需要随时检查心电图,有的遵医嘱甚至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加做心脏彩超。
体重:肥胖者天天查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80%属于超重或肥胖,减重有助于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正常的体重指数是,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18岁以上的成年人,在BMI在24—27.9之间属于超重,大于28为肥胖。
早、晚餐前、餐后的体重会有些差别,因此应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下测定,如在晨起空腹且排便后测定比较准确。需要提醒的是,肥胖者,应该天天测量体重。不知不觉中体重减轻很有可能意味着血糖在升高。
脚:每天查
, http://www.100md.com
糖尿病患者中一半以上有神经病变,而且最终会在压力高的区域出现局部缺血溃烂。糖尿病患者每天洗完脚后要养成检查足部的习惯,主要看看足背动脉的搏动、是有否畸形、皮肤有否破溃或老茧等。但凡有足部畸形、脚上长老茧、水疱、溃疡等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找专科医生来治疗。▲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邢小燕)
木糖醇一样别多吃(名家话血糖③)
可能升高血脂 还会引起腹泻
专家小传
李全民,博士、主任医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 百拇医药
得了糖尿病,不少人“谈糖色变”,却又忍不住想吃,木糖醇成了替代品。正因如此,市场上含木糖醇的食品越来越多,从饼干、酸奶、口香糖,连饭店的菜肴也可以选择“木糖醇型”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木糖醇既有甜味,热量还很低,多吃些没关系,甚至出现了“木糖醇能治糖尿病”的说法。
首先我要强调,上述观点和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木糖醇和葡萄糖都是碳水化合物,它确实有热量低的优点,但并非对胰岛素没有影响。木糖醇在代谢初始,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加,但在代谢后期,就会需要胰岛素。而且,木糖醇本身还有两个缺点:一是木糖醇摄入过多会升高甘油三酯,促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因此不宜多吃;二是木糖醇进入消化道,不被胃酶分解就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会刺激胃肠,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渗透性腹泻。
更为重要的是,糖友切不可因为“木糖醇无糖”而不限制饮食总量。比如,添加木糖醇的“无糖”糕点,即便没有蔗糖,也是高热量食物,吃得多了对餐后血糖影响很大。
, 百拇医药
因此,糖友在控制饮食总量的基础上,可以适量地吃点木糖醇食品,可减少热量的摄入,但是绝不可管中窥豹,以为木糖醇热量低而多吃了木糖醇食品。以中国人的体质而言,一天摄入木糖醇总量应不超过50克。▲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全民)
防糖尿病要多动(话血糖名家4)
每周坚持两个半小时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很多人问,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有特定人群吗?有。像特别胖的人,尤其是腰特别粗的人,就是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而最好的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是其中的关键。
, 百拇医药
饮食加运动,控制总热量,减体重,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看什么?看体重,本来胖的人,或者超重的人,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能使体重下降。
成人、年纪更大的人,虽然有人会运动不方便,但要坚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可以使得糖尿病发病风险减少一半。儿童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和成人有区别。儿童的热量要稍微高一点,而且蛋白质的量要高一点,这样保证他有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供应,以帮助他长身高。
对于运动,美国有非常标准的糖尿病预防研究,研究产生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方案。每个星期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这150分钟最好分在三天以上时间完成。中等强度的运动,指的就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结束后心率能达到100次以上的运动。而且达到这个心率后,你还要坚持20分钟有强度的运动,才有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郭晓蕙教授)
, 百拇医药
五管齐下才能控好血糖(名家话血糖)
5个手指5种方法 握紧拳头力量最大
专家小传
邹大进,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工作20多年,总是有患者问我同一个问题,“治疗糖尿病控制好血糖不就行了,血压、血脂有点问题关系大吗?”
的确,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但绝不是全部。它的地位就像一只手的大拇指,坚韧有力、活动灵活,但要想握起拳头一起对付糖尿病这个“敌人”,少不了其他四根手指。
降压像食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倍以上,一旦血压增高,对肾脏、眼底等组织器官的损伤是1+1大于2的后果。而从心血管病的角度看,糖尿病已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说,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是同一级别的。
, 百拇医药
调脂像中指。除了降血糖,胰岛素还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时,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诱发“高血脂”。由于过半患者都会合并高血脂,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脂病。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就必须严密监测血脂水平。
减肥像无名指。看看肥胖这个富贵病给我带来了什么,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它们加在一起叫代谢综合征。因此,控制体重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从短期看,体重下来了,血糖、血压和血脂都会下降。从长期看,胰岛细胞能得到保护,中风和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也会降低。
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是“小拇指”。1型糖尿病患者丧失了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无法降血糖,与之不同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数量并不少,但其敏感性变差,形成了胰岛素“相对不足”状况。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邹大进教授)
, 百拇医药
“三五防糖法”人人都要懂(名家话血糖6)
五个要点减少一半发病、五套马车指导科学治疗、五项达标消除死亡风险
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提出了“三五防糖法”,即五个要点、五套马车、五项达标。
向红丁教授指出,糖尿病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糖尿病并发症不可不防,不可不治。“三五防糖法就是做到五个要点,预防糖尿病;驾好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实现五项达标,控制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避免残废或早亡。”
, http://www.100md.com
想要预防糖尿病,我们应该做到“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这“五个要点”。多懂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避免吸烟喝酒;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预防肥胖;放松点儿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药用点儿就是如果有肥胖的趋势,或者血糖、血压、血脂不正常,可以找医生适当地用点药物。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五个要点”,糖尿病的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
“五套马车”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包括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运动治疗,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血脂、降血黏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维持全面正常的状态;糖尿病的病情监测,定期检查血、尿等各项指标,定期做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在与糖尿病的斗争上,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做好5件事:控制好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稠度,即“五项达标”;中期目标是不得慢性并发症;最终目标是让糖尿病病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达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首先,是体重达标。超重或肥胖不只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且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其次,是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达标。大量证据表明,这4项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血压没降到正常;血脂方面,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而该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血液黏稠度高,那么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就没法儿预防,残废和早亡的威胁就切实地存在。▲
(陈虞)
管好体重就能控好血糖(名家话血糖)
, http://www.100md.com
肥胖增加糖尿病及并发症几率,坚持运动、合理膳食能远离
专家小传
钱荣立, 北京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名誉主任委员。
早在1927年,美国糖尿病专家简瑟琳就说过:糖尿病因肥胖而产生,糖尿病病人会因肥胖而死亡。“肥胖”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降糖药物的疗效。只有减肥、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才可以让人在糖尿病的深渊前“悬崖勒马”。
现如今,肥胖者已从少数人群变成了泱泱大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成年人肥胖人数已逾1亿人。北京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名誉主任、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名誉院长钱荣立教授指出,这些体重超重者,十分容易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临床研究发现,85%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超重或肥胖。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表的数据显示,肥胖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缩短8年以上的寿命,加速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心血管病变的病变的演化进程,后者正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因。
, 百拇医药
不过,肥胖的2型糖友,只要体重降低10%,就可以使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20%、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下降30%、相关的肿瘤死亡率下降40%、空腹血糖下降50%。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后,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降糖药物的疗效,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并能有效地改善血脂、血压,所以伴有肥胖的糖尿病人尤其应该接受正规的减重治疗。
很多人平时懒得动,让他们多活动一点都是很困难的。但是,他们应该了解到,所谓正规减重治疗,就是要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方式,偷不得半点懒。你不一定需要跑步,但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比如可以多走几步路,爬爬楼梯等。
此外,近年科学界发现减肥手术能用于治疗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英国全国肠胃外科医师学会近日就发布消息表示,应大力推广这类手术,并认为像胃转流这类的减重手术,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对于胃转流手术有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特别是糖友对其做选择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咨询。▲
, 百拇医药
(陈 虞)
降血糖不是越低越好(名家话血糖)
老年人更要注意,否则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就糖尿病这个疾病本身而言,血糖控制得越好,意味着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越佳。例如,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英国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率就能下降21%,心肌梗死发生率则下降14%。
然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相关指标却不是越低越好。据美国"健康日"网站4月18日报道,芝加哥大学医学副教授阿尔伯特·黄博士带领其团队历时4年,追踪调查了7万余名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后发现,那些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低值区的人死亡风险反而会升高。
, 百拇医药
这项研究的结论和我们在临床上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低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同时由于他们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变差,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从而面临更大的死亡风险。值得提醒的是,约一半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出现低血糖,很容易被忽视。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便是偶尔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心悸、感觉饥饿难耐等低血糖症状,可能也需要做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来"侦察"一下是否被低血糖困扰。
就血糖相关指标来说,前不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推出了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修订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指标,从6.5%上调到7%。对于这个指标,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分较真,非降到7%不可。另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指标也可以适当地放宽些,一般来说,前者不超过8.1毫摩尔/升,后者控制在11.1毫摩尔/升以下即可。▲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姬秋和教授)
, http://www.100md.com
定量吃饭 定时睡觉 定点运动 定期复查
糖尿病已成为困扰全球的健康危机。邀请国内外权威的内分泌专家,为大家讲解糖尿病相关的防治知识。
血糖非常敏感,在生活中,饮食、运动、睡眠,甚至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它的波动。因此,规律的生活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
两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动大来调整治疗方法。第一位生活规律,通过2周就把血糖控制稳定。他每天测血糖扎手指3次,一共42次。另一位糖友生活不规律,用了2个月才调整好,一共扎手指180次,仅是手指就多受苦138次。这还没计算因血糖波动对身体的伤害。糖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作息、饮食、运动,以及用药上都需要规律。
, 百拇医药
定量吃饭。每次进食都会引起血糖波动。健康者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而糖尿病患者超过11.1毫摩尔/升,甚至达到翻番,这是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从饮食的种类、数量、间隔时间上养成一定的规律,能避免餐后血糖过高。
定点睡觉。从凌晨4时到上午9时,是人体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早晨没按时起床,一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打乱。因此,晚上最好在10点之前上床,第二天早晨6点至8点之间起床,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
定时运动。空腹运动会使血糖骤然下降,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最好养成饭后1小时运动的习惯。
定期复查。只有上述生活习惯都规律了,再加上规律用药,才能使血糖平稳,趋于正常状态。既便如此,一部分糖友还是可能出现眼底、外周神经、肾脏、心血管等处的早期并发症,因此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钟惠菊)
, http://www.100md.com
糖友牢记9个检查时间(活血糖名家2)
糖尿病控制住就是胜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糖友需要定期做以下9项检查,以随时了解病情,合理安排治疗。
血糖:控制好了半月查1次
监测血糖的次数,要根据血糖控制的好坏而定。控制得比较理想的糖友1—2周复查一次,包括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的数值是,空腹血糖为4.1—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毫摩尔/升。
需要提醒的是,若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
, http://www.100md.com
糖化血红蛋白:3个月查1次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反映糖友最近两三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一般认为,一次血糖高,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表明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一次血糖正常,而糖化红蛋白升高,表明此次测量前较注意控制血糖,但最近2—3月血糖控制得不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高,表明一段时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
血脂系列:1—3月查1次
血脂系列检查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1—3月复查一次。若血脂降为正常后,可3个月至半年查一次。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和程度来选择或调整用药。
尿微量白蛋白:3个月查1次
对于肾脏受损的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控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尿检正常,3个月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如曾有过间歇性尿微量白蛋白,经治疗后消失,可半年查一次。如果是第一次发现尿微量蛋白,应复查。也就是说,不要因为一次尿检结果就下肾病的诊断。一般认为,3—6个月内有两次尿微量蛋白异常,且排除其它原因后,才能诊断糖尿病肾病。
, http://www.100md.com
尿常规:1—3个月查1次
查尿常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是否有尿路感染和糖尿病酮症。尿常规检查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因为一部分女性患者可出现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如果尿蛋白及尿常规检查有问题,应进一步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以及肾脏B超。若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说明肾脏排除血液中的废物或有毒物质的能力下降了。另外,有尿频、尿急、尿痛的患者,应该随时去医院检查尿常规。
血压:天天查
高血压对于糖友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高血压可促进和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合并高血压的糖友理想的血压控制值是小于130/80毫米汞柱。糖友应该坚持天天测,可测定不同时间段的血压,以摸清血压波动规律。血压高且不稳定的人还要做动态血压监测。
心电图:1—3个月1查
, http://www.100md.com 心脏受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且常有无症状的情况。因此,定期检查心电图尤为重要,一般1—3个月查1次为宜,若病情稳定,宜半年1查。有过心肌梗死,最近频发心前区不适、疼痛或心律不齐,有时会停跳的病人,都需要随时检查心电图,有的遵医嘱甚至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加做心脏彩超。
体重:肥胖者天天查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80%属于超重或肥胖,减重有助于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正常的体重指数是,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18岁以上的成年人,在BMI在24—27.9之间属于超重,大于28为肥胖。
早、晚餐前、餐后的体重会有些差别,因此应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下测定,如在晨起空腹且排便后测定比较准确。需要提醒的是,肥胖者,应该天天测量体重。不知不觉中体重减轻很有可能意味着血糖在升高。
脚:每天查
, http://www.100md.com
糖尿病患者中一半以上有神经病变,而且最终会在压力高的区域出现局部缺血溃烂。糖尿病患者每天洗完脚后要养成检查足部的习惯,主要看看足背动脉的搏动、是有否畸形、皮肤有否破溃或老茧等。但凡有足部畸形、脚上长老茧、水疱、溃疡等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找专科医生来治疗。▲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邢小燕)
木糖醇一样别多吃(名家话血糖③)
可能升高血脂 还会引起腹泻
专家小传
李全民,博士、主任医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 百拇医药
得了糖尿病,不少人“谈糖色变”,却又忍不住想吃,木糖醇成了替代品。正因如此,市场上含木糖醇的食品越来越多,从饼干、酸奶、口香糖,连饭店的菜肴也可以选择“木糖醇型”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木糖醇既有甜味,热量还很低,多吃些没关系,甚至出现了“木糖醇能治糖尿病”的说法。
首先我要强调,上述观点和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木糖醇和葡萄糖都是碳水化合物,它确实有热量低的优点,但并非对胰岛素没有影响。木糖醇在代谢初始,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加,但在代谢后期,就会需要胰岛素。而且,木糖醇本身还有两个缺点:一是木糖醇摄入过多会升高甘油三酯,促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因此不宜多吃;二是木糖醇进入消化道,不被胃酶分解就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会刺激胃肠,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渗透性腹泻。
更为重要的是,糖友切不可因为“木糖醇无糖”而不限制饮食总量。比如,添加木糖醇的“无糖”糕点,即便没有蔗糖,也是高热量食物,吃得多了对餐后血糖影响很大。
, 百拇医药
因此,糖友在控制饮食总量的基础上,可以适量地吃点木糖醇食品,可减少热量的摄入,但是绝不可管中窥豹,以为木糖醇热量低而多吃了木糖醇食品。以中国人的体质而言,一天摄入木糖醇总量应不超过50克。▲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全民)
防糖尿病要多动(话血糖名家4)
每周坚持两个半小时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很多人问,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有特定人群吗?有。像特别胖的人,尤其是腰特别粗的人,就是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而最好的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是其中的关键。
, 百拇医药
饮食加运动,控制总热量,减体重,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看什么?看体重,本来胖的人,或者超重的人,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能使体重下降。
成人、年纪更大的人,虽然有人会运动不方便,但要坚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可以使得糖尿病发病风险减少一半。儿童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和成人有区别。儿童的热量要稍微高一点,而且蛋白质的量要高一点,这样保证他有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供应,以帮助他长身高。
对于运动,美国有非常标准的糖尿病预防研究,研究产生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方案。每个星期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这150分钟最好分在三天以上时间完成。中等强度的运动,指的就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结束后心率能达到100次以上的运动。而且达到这个心率后,你还要坚持20分钟有强度的运动,才有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郭晓蕙教授)
, 百拇医药
五管齐下才能控好血糖(名家话血糖)
5个手指5种方法 握紧拳头力量最大
专家小传
邹大进,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工作20多年,总是有患者问我同一个问题,“治疗糖尿病控制好血糖不就行了,血压、血脂有点问题关系大吗?”
的确,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但绝不是全部。它的地位就像一只手的大拇指,坚韧有力、活动灵活,但要想握起拳头一起对付糖尿病这个“敌人”,少不了其他四根手指。
降压像食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倍以上,一旦血压增高,对肾脏、眼底等组织器官的损伤是1+1大于2的后果。而从心血管病的角度看,糖尿病已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说,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是同一级别的。
, 百拇医药
调脂像中指。除了降血糖,胰岛素还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时,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诱发“高血脂”。由于过半患者都会合并高血脂,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脂病。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就必须严密监测血脂水平。
减肥像无名指。看看肥胖这个富贵病给我带来了什么,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它们加在一起叫代谢综合征。因此,控制体重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从短期看,体重下来了,血糖、血压和血脂都会下降。从长期看,胰岛细胞能得到保护,中风和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也会降低。
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是“小拇指”。1型糖尿病患者丧失了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无法降血糖,与之不同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数量并不少,但其敏感性变差,形成了胰岛素“相对不足”状况。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邹大进教授)
, 百拇医药
“三五防糖法”人人都要懂(名家话血糖6)
五个要点减少一半发病、五套马车指导科学治疗、五项达标消除死亡风险
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提出了“三五防糖法”,即五个要点、五套马车、五项达标。
向红丁教授指出,糖尿病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糖尿病并发症不可不防,不可不治。“三五防糖法就是做到五个要点,预防糖尿病;驾好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实现五项达标,控制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避免残废或早亡。”
, http://www.100md.com
想要预防糖尿病,我们应该做到“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这“五个要点”。多懂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避免吸烟喝酒;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预防肥胖;放松点儿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药用点儿就是如果有肥胖的趋势,或者血糖、血压、血脂不正常,可以找医生适当地用点药物。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五个要点”,糖尿病的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
“五套马车”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包括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运动治疗,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血脂、降血黏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维持全面正常的状态;糖尿病的病情监测,定期检查血、尿等各项指标,定期做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在与糖尿病的斗争上,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做好5件事:控制好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稠度,即“五项达标”;中期目标是不得慢性并发症;最终目标是让糖尿病病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达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首先,是体重达标。超重或肥胖不只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且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其次,是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达标。大量证据表明,这4项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血压没降到正常;血脂方面,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而该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血液黏稠度高,那么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就没法儿预防,残废和早亡的威胁就切实地存在。▲
(陈虞)
管好体重就能控好血糖(名家话血糖)
, http://www.100md.com
肥胖增加糖尿病及并发症几率,坚持运动、合理膳食能远离
专家小传
钱荣立, 北京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名誉主任委员。
早在1927年,美国糖尿病专家简瑟琳就说过:糖尿病因肥胖而产生,糖尿病病人会因肥胖而死亡。“肥胖”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降糖药物的疗效。只有减肥、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才可以让人在糖尿病的深渊前“悬崖勒马”。
现如今,肥胖者已从少数人群变成了泱泱大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成年人肥胖人数已逾1亿人。北京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名誉主任、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名誉院长钱荣立教授指出,这些体重超重者,十分容易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临床研究发现,85%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超重或肥胖。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表的数据显示,肥胖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缩短8年以上的寿命,加速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心血管病变的病变的演化进程,后者正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因。
, 百拇医药
不过,肥胖的2型糖友,只要体重降低10%,就可以使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20%、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下降30%、相关的肿瘤死亡率下降40%、空腹血糖下降50%。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后,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降糖药物的疗效,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并能有效地改善血脂、血压,所以伴有肥胖的糖尿病人尤其应该接受正规的减重治疗。
很多人平时懒得动,让他们多活动一点都是很困难的。但是,他们应该了解到,所谓正规减重治疗,就是要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方式,偷不得半点懒。你不一定需要跑步,但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比如可以多走几步路,爬爬楼梯等。
此外,近年科学界发现减肥手术能用于治疗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英国全国肠胃外科医师学会近日就发布消息表示,应大力推广这类手术,并认为像胃转流这类的减重手术,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对于胃转流手术有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特别是糖友对其做选择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咨询。▲
, 百拇医药
(陈 虞)
降血糖不是越低越好(名家话血糖)
老年人更要注意,否则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就糖尿病这个疾病本身而言,血糖控制得越好,意味着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越佳。例如,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英国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率就能下降21%,心肌梗死发生率则下降14%。
然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相关指标却不是越低越好。据美国"健康日"网站4月18日报道,芝加哥大学医学副教授阿尔伯特·黄博士带领其团队历时4年,追踪调查了7万余名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后发现,那些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低值区的人死亡风险反而会升高。
, 百拇医药
这项研究的结论和我们在临床上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低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同时由于他们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变差,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从而面临更大的死亡风险。值得提醒的是,约一半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出现低血糖,很容易被忽视。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便是偶尔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心悸、感觉饥饿难耐等低血糖症状,可能也需要做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来"侦察"一下是否被低血糖困扰。
就血糖相关指标来说,前不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推出了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修订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指标,从6.5%上调到7%。对于这个指标,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分较真,非降到7%不可。另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指标也可以适当地放宽些,一般来说,前者不超过8.1毫摩尔/升,后者控制在11.1毫摩尔/升以下即可。▲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姬秋和教授)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