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 更多03
编号:12069389
身边的中医 故乡的金银花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524期
     身边的中医

    20世纪70年代,分到矿上跟我同班同组的一个叫郝善志的工人,江苏高邮人,大我10岁的样子。郝善志是有些文化的,每天下班都在看书。那些书都很旧,纸已发黄,破破烂烂的,都堆在他床的里半边,工友都说他搂着书睡觉。因为我对他的书毫不关心,很长时间也不知道他在看些什么。

    一天下了班,郝善志对我说:“你歇班回市里,把我这本书捎去,看看有修补的吗?”我接过那本书,书很破了,只是书脊还能模模糊糊看清《金匮要略》四个字。星期天我跑遍满城,也没把那本书修好。郝善志摸着书直念叨“可惜,可惜!”

    后来我才知道郝善志爱中医,而且专攻儿科。我想,全矿六七千人,大都是单身,也没小孩子找他看病,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琢磨这个。郝善志只当没听见,继续学他的中医书。偶尔有几个农民带孩子找他。我能看出来,那些乡下人也不报什么希望,不过就是有枣无枣打一杆。不过,大多都被他治好了。碰到逢年过节,我见过矿周边有农民给他送礼,挎着的篮子里有酒和公鸡。
, 百拇医药
    后来我调进了矿机关,郝善志也调进了矿医院当了中医师。在食堂见面时我问他工作可顺手。他一脸无奈:“医院的领导都是西医出身,不太懂中医的事。”

    再后来我调回市里,过了多年,听说郝善志已退休回了老家,继续钻研他的中医学问,退休后成了当地有名的中医。(江苏徐州 刘开学)

    

    舅舅是个老中医

    舅舅的小儿子结婚,可在新郎、新娘拜高堂时,却找不到了舅舅。细问舅妈才知道,西村来了一个病人,急着让他去诊治,拜高堂就让舅妈全权代表了。来看热闹的人都哈哈笑着起哄,说孩子结婚这么大的喜事,当爹的怎么也得在场。舅妈笑着劝说:“那救人的事比什么事都重要。”
, 百拇医药
    舅舅在村西头的医务室里,忙活得汗流浃背。原来西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从昨天晚上到上午10点,还没解一次小便,隔着被子就见老人的肚子鼓得老高,伸进手去摸了摸,老人直喊肚子疼,由于离镇里远,不得已把舅舅从婚礼上喊来。

    舅舅见老人的肚子鼓得那么高,凭多年的医疗经验,果断地说老人是患了尿潴留,他让老人平躺在床上,然后拿出来二两细白矾和二两细盐掺和好后倒在了纱布上,包好放在老人的肚脐眼上后,笑着对老人和他的儿子们说:“您全家就放心吧,耐心地最多等半个小时,老人就会慢慢地尿出来。”

    听我舅舅这么一说,老人和他的全家人才安静下来,时间一秒秒地过去了,还不到二十分钟,老人就顺利地尿出来了,他的大儿子掏出来十多张百元大钞准备付钱时,舅舅却笑着说:“用不了那么多,一张我还得找给你哩。”接过来一张百元大钞又找给老人的大儿子88元,当天下午,病人家属给舅舅送来了一面“医德高尚技术精,中医也能治大病”的锦旗。

, http://www.100md.com     几十年来,舅舅治病讲的就是效果,只要能治好病,他就想方设法让病人不花钱或少花钱。南村的刘奶奶腿上长了个疮,长时间不好,找到他后,他告诉刘奶奶,回家拿一块发好准备上笼蒸馒头的发面糊在疮上,有两三次就能痊愈,刘奶奶照着做了,第一次糊出的全是浓血,第二次糊出了一点血水,第三次就全好了,刘奶奶见人就说舅舅治病不但治得好,还特能省钱。东村的王女士经常感冒,舅舅告诉她,回家后把几瓣大蒜捣碎,放到碗里用开水一冲,先熏鼻子,等不太热时喝下,连熏加喝了三次,王女士的感冒就好了。像这样的事例,数也数不清,一些好心人见舅舅当了几十年的中医,在村里的生活水平并不富裕,就劝他看病时多开点好中药,多收点钱,也好让家里快点富起来,舅舅听了笑着说:“我当中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现在我的生活比几十年前好了不知多少倍,给人治好病,才是我的本分。”

    从我记事起,我每次看到舅舅,都见他高高兴兴地给病人把脉、拿药、聊天,从没见他犯过愁,这可能就是老中医特有的美德和胸怀吧。(张海龙)

    
, http://www.100md.com
    永恒的中医

    永恒的中医,是一首诗,“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不是诗人,谁能写出这样的诗篇?

    永恒的中医,是一幅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五行生克,三焦汇通,不是画家,谁能画出这样的景图?

    永恒的中医,是一曲歌,经典是歌词,流派是歌声,自然,和谐,优美。从黄河唱到长江,从昆仑唱到南海,从古唱到今,从内唱到外。

    永恒的中医,是一座碑,《素问》、《灵枢》、《伤寒》、《金匮》,流芳百世;华佗、扁鹊、仲景、时珍,千秋永耀。每一个中医学子在仰望这座碑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永恒的中医,是一群群山峰,金元四大家,清朝温热派,孟河、新安、岭南、易水,流派纷呈,千姿百态。一部部不朽的著述,一颗颗闪亮的星星。
, http://www.100md.com
    永恒的中医,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抽象的美,整体的美,系统的美,动态的美。是一种简单、中庸、和谐的美。这种美最深刻、最含蓄、也最有趣。

    永恒的中医,给人的永远是感动、激动。她给人以思索,给人以遐想,给人以渴望和盼望,给人以坚定与信念。

    永恒的中医是炎黄的脉,是中国的魂! (张远翠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

    

    家有红豆杉

    搬入新居的时候,友人送了一盆红豆杉,起初并没在意,放置在了阳台上。谁知后来渐渐枝垂叶黄,在网上一查,才知道这是极名贵的树种,喜阴而不耐阳光,于是赶紧挪放到卧室,并按网上的栽培方法每日精心养护,红豆杉才又日渐枝叶返青。
, 百拇医药
    以前一直对苗木花卉名目知之甚少,也没有闲情侍弄。直到搬入新居后,为了净化室内空气,才养了几盆花,诸如吊兰、滴水观音、芦荟等花卉,据说这些都是净化空气的高手。

    而朋友送我红豆杉,大概也是这层意思吧,因为红豆杉是新装修家居的生态卫士。

    我开始认识并了解红豆杉,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它不但能强力降解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质,而且还能全天24小时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据说两棵生长八年的红豆杉,其净化空气的功效相当于一千多棵冬青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豆杉有着别的任何一种花卉所不能取代的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它又被人称之为“健康树”。更重要的是,红豆杉还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原料,有人考证过,“紫杉醇”的价格比黄金还要贵很多。

    友人送给我的是红豆杉盆景,四方的红陶做的花盆,上面镌刻着展翅欲飞的鸟儿,显得古趣盎然,四季常青的红豆杉的枝叶从裸露的主根旁侧扶疏而上,枝繁叶茂。现在已到了炎炎夏日,许多枝头顶端又绽出青翠细小的嫩枝,向外散发着清新淡雅的柠檬香味,据说这种香味能趋避蚊虫。我久久地观赏着,心想,如果说“紫杉醇”比黄金还要珍贵,那么比“紫杉醇”更珍贵的就是友人对我的情谊了,假如如我所愿,这株红豆杉在来年能结出寓意深情的“红豆”,那么我会亲手把它回赠给那位友人。(山东省宁阳县 张忠暴)
, 百拇医药
    

    故乡的金银花

    弟弟打来电话说,故乡刚下过雨,农忙时节开始了。是啊,雨对于故乡来说,就是丰收的希望。除了雨,还有那盛开的金银花,也是故乡的希望,虽然故乡还没有发展中药产业,但很多中草药都让故乡人痴迷。

    金银花,一个高雅的名字,犹如女子般温柔靓丽。它常常长在沟边或者地埂上,附在树丛或者杂草上。春天来了,柔柔的、嫩嫩的、绿绿的金银花藤从老根里冒出来,给人一种春天般的温柔,微风吹过,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布谷鸟叫的时候,金银花次第开放,一直延续到夏末。金银花,花骨朵绿色,临近花开,转为淡绿色,泛出淡淡的金黄、银黄,逐渐转为纯一色的金黄、银黄,又称双花,鸳鸯花。还记得儿时的我,后来是弟弟,总是在父母播种玉米地时候,到地埂边采些金银花来给父母泡茶喝,以解除她们的烦热和疲劳。每当喉咙痛,感冒咳嗽时,我也会自己去采摘金银花回来泡水喝。
, http://www.100md.com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就是没病的时候,人们也常常将它采来泡上一杯清茶,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感觉。

    现在,金银花的身价倍增,藤叶也被利用起来了,除治疗疾病外,城里人也把它用来泡水喝,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喝着它,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烦躁的心得以平静。

    我实验室的窗外也有一株金银花,虽然柔弱,但她那雅逸脱俗情怀,在每一次实验的成败间总能给我感动和安慰。也许,有一天,她将爬满窗台,把美丽献给更多的人。 (周杨晶 陕西师范大学)

    

    一杯山药进琼糜
, http://www.100md.com
    我自小爱吃山药,一则因为那时家贫人多、口粮不足,而家乡的红壤肥沃,盛产山药,此物可兼当饭菜,节省银子,就像李笠翁说的“一事两用,何俭如之”,最受我们穷人家欢迎。二则喜它味道,煮熟的山药入口甘滑,软糯绵长,顺到肚里暖暖一片,甚是受用,每每让我吃饱了还舍不得放手。

    后来我离开家乡负笈求学、工作,很多生活习性在辗转中改变,唯独这吃山药的癖好一直如故。平日偶尔逛菜市场,但凡看到山药,我是必买的。熟识我的菜农常当面嘟哝,说我挑山药比挑媳妇还仔细,我就笑答:“都是好东西,当然不能将就。”我挑山药有个“四要”法子:一要体重沉,二要须毛多,三要肉色白,四要黏液稠,差的山药都过不了这四关,唯有上品方能入我法眼。

    有时周末无事,我和妻子还会各骑一辆单车,到城外的村子去寻购山药。归来之时,车后载着犹带着泥土芬芳的“宝贝”,一路夕照微醺,和风徐徐,俩人并辔而行,有说有笑,悠哉乐哉。古时候,文人墨客也时有野觅山药的雅兴,如唐朝的马戴“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温庭筠也曾“一笈负山药,两瓶携涧泉”。遥想当年,他们竹杖芒鞋,徜徉山野,好不快活自在。这一分恬淡之中的闲适野趣,正是我孜孜追求的。
, 百拇医药
    《神农本草经》中称,山药为“色、香、味三绝”。这个“色”,指的是内里肉色,而非外形之色。山药体糙多毛,外观颇丑,有何“色”可言?只有剥去外皮,露出肉质嫩白,这才是“山中之玉”好颜色。这就好似那些内秀之人,外貌平平,却是胸藏才学、识见卓远。前几天与妻在家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一位男嘉宾刚上台,妻就评头论足:“长得土里土气,怕是没啥水平。”我说,人虽不好看,但他目光沉静、笑容自信,应不是泛泛之辈。果然,看了几段短片介绍,方知此男有美国留学经历,已跻身精算师行列,能通国画书法,也算是个游走中西的人才。妻不禁慨叹:“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至于“香”和“味”,我认为山药的原味最香。山药只需去皮洗净切块,入水清煮,不添佐料,便是上等佳品。煮熟后连汤盛上满满一碗,光看那汤浓似奶、肉白如玉,心中已欣欣然。随即匙筷并用,细嚼慢咂,任那香黏舒爽之感沿着经脉传遍全身,似可把凡肠俗胃洗净一遍,个中美味难以言传,真是“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了。

    中医认为,山药可益肺固肾、健脾补虚,利于养生。南宋陆游曾有诗云:“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在他看来,天上的琼浆玉脂都比不上山药,更何况人间所谓的珍肴异馔?他平时常制山药为羹而食,粗茶淡饭怡然自得,活了85岁高龄寿终正寝。学学陆老夫子,多食山药粗粮,享受淡然意趣,何乐而不为呢? (李捷 海南省省委组织部)
, http://www.100md.com
    

    飞舞的蒲公英

    犹记得小学语文中的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是一首诗歌,其中提到了蒲公英。“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有些时候,这里的风却是我们带来的。像很多孩子一样,儿时的我,也喜欢玩蒲公英,喜欢看蒲公英的花絮在空中轻舞飞扬的样子。

    蒲公英生长在山坡草地,沟渠路边,春天开花,花呈球形,状如灯笼,因而乡亲们又称之为“灯笼花”,反而蒲公英这名字太过正式,连那些老辈人听了都很陌生。到了秋冬季节交替,蒲公英的整个花冠由黄变白了,只要有风吹过,哪怕是些许的微风,那些种子都会义无反顾地离开母体,奔向新的栖息地。在来年春天,这些种子把一片片荒郊野岭,变得朝气蓬勃。
, 百拇医药
    我们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瞅准了,蹲下来,然后迅速地掐断枯黄的茎秆,那种内心的喜悦真是难以言表。我们双手轻握着那柔弱的茎秆,不敢出丝毫大气,缓缓地走到高处,欣赏够了,然后才对着花冠猛地吹口大气。那些小小的降落伞,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看着它们越飞越远,一股成就感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只吹一朵蒲公英肯定是不够,只要发现哪里有蒲公英,我们就会邀上伙伴们玩个够。到最后实在不愿用嘴吹了,我们就从家里找来蒲扇,对着那些蒲公英使劲地狂扇。刹那间,满坡都是蒲公英的的小白伞,我们追逐着,奔跑着,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般。

    儿时的蒲公英,给我的童年时光带来了诸多回忆。有时候,母亲还从地里摘回蒲公英来做菜吃,那么它们又成了时令菜蔬。能吃的自然是嫩根和茎叶,最好是开花之前食用。像那些常见的野菜一样,摘回家来在清水中稍微多浸泡一下,洗净泥沙。然后烧开水加盐巴,放入蒲公英焯水约半分钟去苦味,捞出来,切成丝,加蒜末、酱油、醋、糖、辣油调味即可,这就是凉拌蒲公英了。这道菜味道很不错,略苦而爽口。虽然有些苦味,但和苦瓜的苦有点不一样。蒲公英洗净后也可生吃,入口咀嚼,苦味过后有回甜,需细细品味。
, 百拇医药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材,其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蒲公英有“乌须发,壮筋骨”的作用。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是草中的真英雄!

    “小草芳菲独自妍,绣茵流翠悄无喧。相思脉脉娟娟意,絮舞春风花满天。”蒲公英虽然看似平凡,可是在诗人和画家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蒲公英药食两用,还可观赏,真是大地的舞者,我爱蒲公英!(四川绵竹 彭忠富)

    

    五月五 艾叶又飘香

    俗话说,“入夏之前挂艾草,蚊虫苍蝇难进门”。端午节里,艾草带来最亲切的色与香。在这个艾香弥漫的日子,不仅有儿时无限的思念和回忆,而艾也是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 百拇医药
    儿时,每逢端午,妈妈总要迎着朝露去采艾草,把窗户、门头都塞得满满的。妈妈常用艾草煮水给我洗澡,倒入盆中热气腾腾的,艾香熏得我大呼小叫。洗完头发、洗身子,抓把艾叶捂到毒气疙瘩上还可祛瘴毒。

    儿时,最乐意和小朋友们比香包。妈妈的女工在村里没的说,我的书包都是妈妈用布头拼的,很漂亮。儿时,我身体很弱,妈妈用十几块碎布给我做了个装有艾草、香叶、朱砂的香包,让我们佩于胸前。虽说多少有点迷信的意味,但至今想起来,似乎还能嗅到艾草那淡淡的香味,还能感受到母亲的疼爱与温情。

    儿时,妈妈用艾草做出美食。妈妈用刚露尖的艾草炒豆腐、包饺子,甚至做粉面蒸艾叶。俗话说:“好吃莫过饺子”。翡翠饺子很多人吃过,但我最爱吃妈妈用艾叶做的翡翠饺子。妈妈把洗净的嫩艾放在开水里焯上一阵子,捞起在凉水中漂洗几回去苦味,沥干切碎和葱、姜、香菜等搅拌到一块儿,常馋得我直流口水,刚出锅的热饺子一点儿也吃不出艾叶的味道,凉了点倒能吃出艾叶那淡淡的清香味儿。
, 百拇医药
    艾叶不仅在我的童年留下深刻记忆,现今在生活中也有重要位置。一次,妻说足底酸胀,妈妈急忙回老家采摘一些新鲜的艾草和根茎,给妻子熬水泡脚。泡了一段时间非但脚不胀了,就连失眠和痛经的毛病也大有改善。自此,妻还上瘾了,每年端午都要回老家搜罗艾草。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因为有了艾草、粽子、雄黄、龙舟,端午的来临才不显得生分。很难想象,民间的端午假如没有了艾草和粽子,会是什么样子。“庭院艾草荷包满,端午粽味又飘香。”田间地头的艾草绿油油的,风吹浪过泛着绿色的银光。信手采一把,奇特的香味沁人心脾。(河南南阳 刘英团)

    

    端午的味道
, http://www.100md.com
    看漫山碧绿,溪流绕石。闻草香充鼻,麦香盈野。初夏的风,已将山坡上的麻栎树叶(俗称菠萝树)吹成巴掌大,房前屋后的艾草也有尺多高。于是,人们开始忙活开了。集市上,有了糯米、粽叶的叫卖声;乡间的路上,大爷、大娘的提篮、袋子里,就有了糯米、粽叶;房前的小河旁,淌出了淘米、洗粽叶的大姑娘、小媳妇的笑声。

    端午节也在浓浓的米香和艾草的诱引下,微笑着,迈着轻快的步子款款走来。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长大,端午节就是包粽子,煮鸡蛋,系五丝,插艾草。帮大人烧火看锅煮粽子,直呛得淌鼻涕流泪咳嗽,只是为了快些开锅,早些吃上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黄米粽子。记得那时的粽子是麻栎叶(菠萝树叶)包的,一对对的,长方形的,里面包着花生米,红枣。看大人将摘来的艾草插在门口,不解的我翘着鼻子闻浓浓的香味,怪不得艾草能把蚊子熏得晕头转向直撞墙。一大早,手腕、脚腕上不知啥时被系上了五色的丝线。大人告诉我,在第一场雨后,剪下放到门前的河里,能变成花花绿绿的蛇。
, 百拇医药
    懵懂少年时进了学堂。读书看电视,知道端午节还赛龙舟,那锣鼓震天,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遂跃跃欲试。教室里,正一眼斜一眼地瞅着女生的馨香荷包,暗暗琢磨着那心形的红布包里装着啥物,戴这荷包是啥意思,男孩子为啥不能戴。

    长大后,知道了屈原,对端午节的概念有了新的诠释。滔滔汨罗江水流淌了两千年。包粽子,抛粽子,吃粽子的习俗,也延续了两千年。赛龙舟也如火如荼了两千年。若屈原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会感叹人们的痴情。

    粽子的花样在年年翻新,我们这山沟里既有了苇叶包的三角粽子,超市里的货架上也摆上了各色粽子。粽子,成了食品,礼品,商品的代名词,成了经济的载体,市场竞争的主题。如此这般,也就活了节日,忙了人们。粽子作为传统的文化图腾符号,在担当起不易消化的肚皮的填充物后,进而成为感情的传媒载体,变得雅俗共赏。

    现如今,端午节在华夏节日排行榜中,已经成为继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后的第四大传统节日。但在年轻人眼里,端午节似乎比不得圣诞节。五色线已被手镯、手链所代替,项链也取代了荷包。肉、鱼、果、红豆、绿豆等等也已更换了黏米和花生,包粽子几近成为老年人的专利,加工粽子也正逐步远离家庭灶台,形成产业化。中国社会随着飞船登月,奥运承办,世博开幕,正阔步向前,而一起向前的,绝不能少了文化,更必须有青年人的参与。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或用麻栎叶,或用苇叶,把一片片叶子摊平,将一勺勺的白米、黄米、混合米挖上,点馅放枣,细细折叠,用草捆扎,包起来的不仅仅是粽子,是浓浓的亲情,是源自历史的民族魂。亲朋间互送粽子,已不是简单的食品,那是一片片浓浓的爱意。
, 百拇医药
    爱国诗人屈原是心忧天下,上下求索,惟我独清,高风亮节的智者化身,故端午节的内涵应该远远超出粽子本身,起码是追忆祖先,凝聚国人,珍惜和传承文化精华的载体。起码是文人聚会、吟诗作赋、怀师爱国的盛宴。当我们一层层剥开香喷喷的黏黏的粽叶的时候,心中是否有一层层轻轻的涟漪涌起,那就要拷问我们的良知了。

    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过端午,吃粽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寄托了我们的情感,凝聚了友情,亲情,爱国情,使五千年的文化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在粽香里走向复兴。粽子的味道是可以变的,不管咋变,都离不开节日的味道。只要变得越来越香,米变得越来越粘,那么,一定会把这个民族凝聚的更加团结。

    当端午来临,煮一锅粽子,吾辈围锅而坐,伴着艾香,和着甜蜜,仔细品味,心向哪里,情归何兹? (山东 张西洪)

    
, 百拇医药
    炎夏,难忘那浓浓的绿豆汤

    忆起儿时暑月天,父亲领着我去田里锄禾。头戴竹笠、赤条着身子的父亲顶烈日劳作,常常被晒得浑身“流油”,我独自一人躲在树荫下逮蛐蛐儿玩。有一回,父亲因在烈日下曝晒时间长久,加之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在田间,不省人事。我见状,吓得失声痛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在另一块田里锄禾的天长叔,他立即吆喝来三五个小伙,七手八脚地将父亲抬至家中堂屋,平躺在地面竹席上。祖母略懂中医,连忙从罐子里抓把绿豆放入锅内,添碗凉水煎熬约半个小时,晾凉后,给父亲灌下。不一会儿,父亲便慢慢地睁开双眼,恢复了知觉,病症随之消失。

    后来,每逢炎夏,母亲总会天天熬一锅绿豆汤让我们全家畅饮。那浓浓中泛着绿色的汤汁既解渴又消暑,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酷暑。

    再后来,我入了医道。偶然在医书上得知绿豆性寒,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酸、赖氨酸等,有祛暑利湿、消热解毒之功。清人王士雄在其所著《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泻痢。”
, http://www.100md.com
    每到夏天,我便思念母亲熬的绿豆汤,自己便动手也为全家熬那祛暑解渴的、浓浓的绿豆汤。 (田家声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卫生监督所)

    

    茉莉花

    中药诗赏析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

    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间香。

    注:本诗选自已故著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所著《花木丛中》一书。诗作者为宋人许棐。

, http://www.100md.com     按:茉莉,为木质藤本或绿叶灌木,茎弱而枝繁,叶圆而带尖。常见的有单瓣和重瓣两类。另有红茉莉,色艳而无香,作浅红色的称朱茉莉。

    茉莉花洁白如玉,有“人间第一香”之美誉。古代女子多采摘插鬓,苏东坡谪贬儋耳时,见黎族女子头上竟簪茉莉,因而留下“暗麝着人簪茉莉”之雅句。

    茉莉既入茶,亦入药。其性味凉、辛,有清热解毒、辟秽和中的功效。医家常用其治疗感冒发烧、腹胀腹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症。(田家声)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花类 > 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