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58043
结肠炎选方遣药,分清轻重缓急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4日 医药经济报
     目前,慢性结肠炎病因不明,可能与肠道感染、神经精神因素、过敏因素、自体免疫等有关。病因虽多,但其病机以脾虚气弱,运化失职为本,湿滞、热郁、气血不调为标,后期容易出现阴虚、阳虚、血瘀等复杂转归。

    该病发作期治宜清热利湿,以消除湿热疏导肠腑,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方中三黄清泻里热,坚阴止痢;重用葛根以升发脾胃清阳之气。对于湿热内蕴、脾虚挟滞的患者,笔者常用辛开苦降法,苦寒与辛温同用。处方:黄芩9g,白芍9g,干姜3g,陈皮6g,枳壳9g,槟榔9g,木香9g,焦山楂9g,神曲9g,甘草3g。既能清除湿热病邪,又能疏理气机,调整脏腑功能。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苦寒清热药大多具有抗菌抑菌作用,以祛邪为主,辛温通阳药则以调整脏腑功能为主。

    缓解期以健脾阳、益中气为主,燥湿为辅。方用四神丸加减,方中重用补骨脂以补肾助阳,温脾止泻;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生姜大枣补脾益胃。同时治疗期间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证加减,控制复发率。

    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就大便性状而言,有溏粘不爽的,也有大便结粒难解的,有一日数次的,也有数日不解的;就腹部症状看,也不尽相同,有腹胀多矢气者,亦有便前腹痛者;但大便化验均以阴性为主,亦可偶见少许白细胞或粘液丝的,因此治疗上也要分清寒热虚实,分别治疗,偏虚偏寒者,多选用补脾肾法,如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等方子加减;寒热夹杂者,以乌梅丸为代表方;实热者即仿用白头翁汤为法。胀气矢气明显者加用消导行气方,夹热夹瘀者,加地丁红藤汤,便秘腹痛者,亦可暂用几天大黄牡丹皮汤,总之,要根据病情灵活选方遣药,才能有效。

    另外,患者自身保健是预防慢性结肠炎复发的关键所在,应嘱患者避免受凉,控制情绪。饮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 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建议适当补充益生菌, 因为益生菌过少是引起结肠炎的重要原因。, http://www.100md.com(文 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