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治母病《叶天士传奇》节选
□ 金淑琴
这一天,叶天士愁眉不展,独自在房内徘徊,口中还自言自语着:“黄连……黄连……”
原来,近日天士的老母患病,高热不退,口渴,干呕,心烦胸闷,口苦不欲食。他仔细把脉望舌后,给母亲开了处方,可母亲依然高热不退。天士思忖,能否用黄连给母亲清清心胃之热,且可燥湿,但母亲已经年过六旬,怎受得了如此寒凉之药?而不用黄连,母亲的病似乎正日益加重,时日一长,唯恐耗伤阴液,病情愈加复杂。天士举棋不定,一时没了主意。
眼看母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天士心急如焚,便问二毛:“老太太的病老不见好,要不咱们找别的郎中看看?”
二毛想了想说:“后街那个章郎中,平日总是夸耀自己的医术比您高明,但是上门请他看病的人却没几个。要不,找他试试看?”
天士暗自琢磨,敢如此大夸海口,应当有些真才实学的,不妨请他来看上一看,或许他的医术确实精湛,也未可知。于是,就对二毛说:“快去后街将这位姓章的医生请来,一定要客客气气的。”
二毛答应着出去了。很快,二毛便来到章郎中的医馆。章郎中详细询问了叶母的病情,然后说:“你家叶郎中不是远近闻名吗,难道也信这‘医不自治’?”
二毛说:“老夫人已服了我师兄的药,可一直不见效。这不,我家师兄坐立不安,口中不断地念着‘黄连’。”
章郎中听了,心中有所领悟,便随二毛来到天士家。
章郎中仔细地给叶母诊治,见她的舌苔中间黄厚,又拿起天士开的药方看过,沉吟着说:“这方药和病症相合,照理应当奏效。但老夫人舌苔中心如此厚腻,药中必须加黄连,才能治愈。这种药要是放在别的病人身上,叶郎中你早就用了,而在自己的母亲身上,就不一定敢了。”
天士听了一跃而起,说:“我早就想用这味药,因为考虑母亲年纪大,恐怕会耗伤真元之火,所以不敢呀!”
章郎中说:“老夫人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对症下药,用黄连有何不可?”天士表示赞同。
章郎中立刻提笔,在纸上重新写了一个方子: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郁金二钱 薄荷三钱 香豉二钱
天士拿起药方细看,和自己开的药方相比,仅增加了一味黄连,其他药物基本上相同,于是欣然命人去煎药。
果然,叶母服了一剂后便热退入眠,渐有食欲,病情大有好转。五天后,叶母病愈。
天士喜出望外,心想: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行之间真是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这天下午,天士早些闭馆后,到章郎中家登门拜访。
天士给章郎中带了丰厚的酬金,拱手作揖道:“在下今天特来向章兄请教。”
章郎中十分感动,说:“不敢,叶郎中乃我吴县年轻名医。区区小事,章某实在担当不起。”
天士问:“这黄连乃是清心、胃之热的良剂。但良药苦口,不仅病家嫌它苦,医家也多不敢妄用,还望章兄指教一二。”
于是,章郎中向天士娓娓道来: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以形如鸡爪者良。其性味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自当忌用。
章郎中说:“为了记住这味著名的药物,我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这里面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呢!”
天士听罢,感叹道:“章兄果然学识渊博,我该早向您学习啊!”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