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管理在传承中创新 ——《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评介
——《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评介
□ 沈 健
中药管理在中国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就记载有专门负责中药贮存和管理的官员。然而,几千年来的中药管理多是在药房(局、铺、店)中对中药采购、贮存、加工、调剂等一般中药管理活动的经验性总结;到了近代,中药管理亦是对医院中药房的中药生产、供应、质检等传统管理工作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这些经验总结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已不能满足复杂的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的要求。
由梅全喜、马劲教授担纲主编,全国10余家三甲医院药学部主任集体编撰的《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是对我国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也使得医院中药管理这一学科与时俱进,更加完善。医院中药管理包括了对中药人员、中药经济、中药物资和设备、中药质量和技术、中药药事服务和药事法规等一系列工作的管理。该书共分16章,每一章节都对相关管理内容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各章内容之间又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形成了科学而完善的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理论体系。
, 百拇医药
纵观全书,我认为以下几个关键词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一书的特点:
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学科发展不竭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古老但又刚起步的中药管理学来说,创新是促其发展的源泉。《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也是该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从宏观上来讲,中药管理古已有之,但一直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西药管理学目前已相对成熟,但不适合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管理学。因此医院中药管理学如何在传承古老中药管理经验的同时,又不生搬硬套西药管理学模式,创立有中医药特色的独立的学科,《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出版正是在继承传统中药管理经验上的创新,正是在借鉴现代西药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从微观上讲,书中关于中药调剂业务如中药小包装饮片的阐述,关于中药信息管理、中药科研业务、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等方面的阐述,这些都是较有创新意义的地方。
重点突出。从内容上来说,目前医院的中药管理工作在“人、财、物”的管理上已相对成熟,真正需要充实和完善的是“技术”方面的管理,这也是该学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作。因此,全书16章中有7章都涉及了技术管理方面的内容,除了传统的调剂、制剂、炮制、质检等管理工作外,还着重谈到了中药科研和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医院中药管理学的核心应是临床药学,准确地说是中药临床药学,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才刚刚起步,中药临床药学更是处于萌芽状态。本书就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发展中药临床药学将改变中药师只会发药而不会指导患者用药的尴尬状态,将把医院药学由过去“以物为中心的保障供应型”的旧模式转向“以人为本的技术服务型”的新模式。那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在哪里?将来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读者在本书中都会找到答案。
, 百拇医药
全面实用。提到管理,多数人认为这是领导的事,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同样,医院中药管理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局限于宏观上的行政监督管理,还包含着医院中药从业人员的职责、职业修养、继续教育,中药的调剂、制剂、炮制、贮存、质检,中药科研业务,中药临床药学等具体工作。《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一书正是对这些内容作了全面细致的阐释,是一本适合所有医院中药从业人员阅读的好书。
正如在本书前言中所描述的那样,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使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融建国以来我国有关医院中药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条例、规范、标准等的基本精神为一体,并使之贯穿于全书之中;二是把现代科学管理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与传统的医院中药管理方法和经验相结合,扬长避短、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新的医院中药药事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我认为《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已完全具备编者所追求的这两个个特点。
我国的医院中药管理学科虽然已初步形成,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中医医院里,往往重医务管理,轻视或忽略中药管理工作;而在综合性医院,药剂科(或药学部)则是重视西药的管理,轻视或忽略中药管理工作。在医药高等院校,极少见有开设医院中药管理学课程的,更未见到设有医院中药管理学教研室或设置医院中药管理学专业。这些问题不很好解决,医院中药管理学科的发展就很难取得成效。《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的出版,对于加强医院中药管理工作,推动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医院中药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药剂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