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道地药材 > 信息
编号:12212339
让道地药材造福“道地” ——闽东中药材种植发展路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11.10.20
    □ 郑华夏

    福建闽东(宁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环境,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1989年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显示,宁德市分布的中药材品种达278科1138种,其中全国重点普查品种227种。近年来,价格一路飙升的中药材成为商家投资的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山区农民的种植热情。2010年,全市共种植中药材11.5万亩,品种23个。目前宁德市有中药材种植基地9个,其中柘荣县太子参基地通过了GAP认证,研发出了“柘参1号”、“柘参2号”两个品种,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药材种植成了该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但是,闽东中药材种植业仍存在许多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一是盲目种植。除柘荣县外,闽东其他县(市、区)尚未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种植户中2/3以上是散户,多为自发种植、自产自销。由于缺乏技术指导,种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管地理环境是否合适,不顾市场行情,不辨种子优劣,且销售渠道有限,导致种植户面临很大风险。
, http://www.100md.com
    二是缺乏规范。全市23个种植品种中,仅柘荣太子参1个GAP基地。多数种植基地没有规划,质量管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种植、生产、经营没有集约化、规范化,盲目施用农药、化肥等,既影响了产品品质,更影响了种植前景。

    三是品牌不多。一些中药材品种的种植虽然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但除“柘荣太子参”外,其他都没有形成独特品牌,导致优质道地药材无法卖出优质价格。如福鼎市种植黄栀子1万多亩,并研发出了“分关1号”品种,但由于市场知名度不高,效益并不明显。

    四是销售不畅。闽东目前没有中药材集贸市场,药材收购点也极少。由于流通渠道不畅,散户销售中药材仅靠“打游击”的药商药贩和自产自销,无法实现“订单式”生产,这进一步加剧了种植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五是资金短缺。政府部门投入不足,农民不愿或无力扩大种植规模。进行GAP认证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力的投入,很多企业望而却步。资金短缺是制约闽东中药材种植业的瓶颈之一。
, 百拇医药
    六是人才不足。闽东中药材技术人员少,且多为“土专家”,中药材加工炮制技术人才更是青黄不接。药农主要靠经验进行病虫害防治。2008年,宁德天湖村旱半夏试验成功,丰收在望,但却因缺乏指导错过了最佳收成期,挫伤了药农种植积极性。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政府重视,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促进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出台惠农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积极引进人才,同时根据闽东实际,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

    其次要加强引导,做好规划。市场行情千变万化,生产种植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根据市场状况和中药材轮作的生长习性,对种植基地进行改造、调整,合理进行区域布局。将中药材种植与现代制药产业相结合,鼓励医药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带动农户进入市场,通过采取“生产企业+科研+基地+农户”、“商业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运作模式,使企业与药农形成血脉关系,有规划、科学规范地种植中药材。同时还要规划好优势品种的种植。目前,柘荣太子参、福鼎黄栀子、周宁无患子等品种的种植都上了一定规模,政府也进行了立项,但引导力度还不够。要抓好这几个较大项目,使其逐步发展为龙头产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前景较好的道地药材品种,如白术、木瓜、红豆杉、半夏、覆盆子、山药、百合、金银花等,进行基地化、产业化生产种植,促进闽东中药材种植业全面发展。

    第三,培育品牌。鼓励企业建立药源基地和GAP示范基地,引导种植户严格按照GAP标准种植中药材。鼓励注册优质中药材品牌商标,培育闽东中药材市场竞争力。如福鼎的“分关1号”黄栀子,应建立GAP基地,抢注品牌商标,尽快使该品种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此外,闽东中药材生产种植已初具规模,当务之急是要建设一个国家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此为基础,建立完整规范的地产药材销售渠道。

    (本文作者为福建省宁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