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 信息
编号:12269865
多吃、少动“胖墩儿”也需警惕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1日 北京晚报
     上个月,小军(化名)来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虽然年龄仅有16岁,但身高已达到182公分,体重110公斤。医生检查发现,小军血糖26mmol/L,远超出正常范围6.1mmol/L以下,血压160/90mmHg,重度肥胖,并且有糖尿病。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潘琦告诉记者,二三十年前,患糖尿病的青少年多以1型糖尿病为主,但近年来,在青少年阶段,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见,十几岁的“糖孩儿”在门诊屡见不鲜,这主要与肥胖有关。

    青少年糖尿病心理疏导不可忽视

    医生了解到,小军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每天从不喝白水,只喝饮料,2.5升装的碳酸饮料最多每天能喝四瓶。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辛苦,三餐无肉不欢,也从不认为孩子的饮食有问题。因为长得过高过胖,孩子在学校里很自卑,虽然成绩处于中上水平,也有很多兴趣爱好,但因为自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相反,孩子沉迷于网络,上网到下半夜三四点是常有的事儿。当小军出现口渴,表现出喝水多、小便多等症状时,父母才意识到可能出现了问题,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 http://www.100md.com
    让家长不曾想到的是,小军来到医院后并不配合。抽血、输液都害怕得大哭,抵抗情绪非常明显。“孩子接受不了自己得糖尿病的现实,没想到自己能得上老年病。”潘琦告诉记者,一些得了糖尿病的孩子不能接受像成年人一样的住院、常规检查治疗,有时到医院治病,听到他人的指指点点后,孩子情绪会产生负面影响成为治疗的障碍。”对此,潘琦表示,医生应对患有糖尿病的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绝不能吓唬孩子。“事实上,经过心理疏导、健康知识的普及,青少年预后要比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恢复效果好得多。”首先,青少年并发症很少,另外,青少年对医生的宣传教育更容易接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和对身体的危害,更容易改正。同时,对家长来说,也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鼓励孩子经常看医生,检测病情变化。在饮食上严格把关,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膳食,“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可怜,就让孩子多吃,导致治疗结果功亏一篑。”

    糖尿病高危人群要格外重视

    潘琦告诉记者,究其原因,除了一大部分家族遗传因素外,糖尿病发病的年轻化原因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越来越好,运动反而少了。另外,生活压力过大对内分泌也有较大的影响。

    以下几种是代谢疾病的高危人群,第一,父母有代谢类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第二,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其他疾病的人群,第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即摄入高热量、消耗低的群体。潘琦表示,一般,医生会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不让他们过早地出现代谢问题,过早进入到疾病状态。在门诊,如果夫妻都是糖尿病患者,医生会下意识地问一句:你们家的孩子胖不胖?对于胖孩儿,医生建议孩子尽早减肥。有的糖尿病患者子女来看父母时,医生也会建议让孩子抽血验血糖值,这一方法也曾筛查出不少年轻糖尿病患者。潘琦表示,对于代谢疾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健康管理与监测,而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前提和关键。供图/东方IC,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