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0539
“医托”的生存之道(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瞄准外地来京慢性病患者

    卫生部禁止医院将内部科室承包给非本医院的人员,并以该医院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圣丰医院的院长沈某多年来从事医疗行业,却违反规定,将医院中医科承包给无业人员邓某等人,其目的不言自明;邓某等人将中医科下的诊室分别承包给陈某等无业老乡——“医托头”,陈某等人雇用医生刘某等,并组织“医托”王某等在各大医院、火车站等地,骗被害人到医院就诊。邓某、陈某等人都不是医院工作人员,也没有医疗行业从业资格,都是来京务工的农民或无业人员;刘某及其他被诊室承包人雇用的医生多数是退休的中医执业医师;王某等“医托”,是来京务工的农民或无业人员。

    既然开门行医,又非专科医院,就应该一视同仁,但圣丰医院却有几类病人不看:一是北京人、在北京有亲戚的病人不看;二是急诊、危重病人不看;三是需要使用大型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后确诊的病人不看。原来,他们瞄准的是外地来京看病人员中的慢性病患者,且要求病人在其他医院进行过医疗器械的检查,并得出了确诊结论。玄机何在?原来,沈某等人认为这类慢性病病人,一来延误一段时间治疗,暂时不会出大的危险,不会惹上“人命官司”;二来,即便吃药后没效果,病人找上门来,“助理”们也好忽悠:“中药见效慢,你要坚持吃,你再吃两个疗程就好了。”借着中医的玄妙,行诈骗钱财之实。

    而他们所诈骗的外地来京看病的百姓,多为贫困的外地农民,筹措治病费用较困难。

    此外,各诊室承包人——“医托头”和坐堂大夫所吹嘘的“由多名专家研制成功的特效药”,原来仅是中药房配制的一种棕黑色粉末。这种药有多种名字,俨然一副包治百病的模样,但是报案的所有被害人不仅没有被这种“特效药”治好,反而有的拉肚子、发烧、身上起红疹,有的短时间“瘦身”。

    那么,药从何而来?原来,这家医院的中药房被“经营有道”的沈某违反规定承包给了老乡罗某。药房内仅有一名药剂师,其他人员全部是罗某的亲友或各中医诊室雇用的人(均无资质),“灵药”便是由罗某和这些无资质的无业人员配制的。

    病人求亲访友交到医院的药费是怎么分配的呢?医院占10%,中药房占9%,邓某作为中医科承包人占4%,各诊室“医托头”如陈某占77%。初诊病人的药费,各诊室会分给医托们,但复诊病人的药费中的77%全部落入“医托头”的腰包。可见,这家医院中药利润高达91%以上。

    与此案同时被西城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还有另外一起医托诈骗案、徐某等7人涉嫌诈骗罪一案,徐某等人所经营的医院名为“北京大观园畅海中医门诊部”,他们的作案手法与圣丰医院几乎完全一致。(编辑/魏敏)

    , 百拇医药(张文秀)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