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学术4特点(下)
注重调养,主张食疗
张师治病,多从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疗虚劳杂症,主要从调养、食疗为主。如制一味薯蓣饮,以生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代茶,徐徐温饮之,用来治疗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之大便滑泄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还有珠玉二宝粥、水晶桃、期颐饼、二鲜饮、三鲜饮、薯蓣半夏粥、益脾饼、薯蓣粥、薯蓣鸡子黄粥、薯蓣芣苢汤、三宝粥等皆为滋补调养之剂。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渐自愈,既不对症,亦无他患。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1.如治疗虚劳及劳碌过度之宁氏妇,素病虚劳,偶因劳碌过甚益增剧,经服4剂汤药后新得之病痊愈,其素日虚劳虽未能尽愈,亦见好转,俾停服汤剂,日用生山药细末煮粥,少加白糖当点心服之。每服时送生鸡内金细末少许以善其后。
2.如治肺痨咳嗽由于伏气化热所伤证、吐泻等亦由生山药轧面煮粥调入白糖适量服之,亦有加入百布圣(胃蛋白酶)者。治疗劳热咳嗽,因其有虚热,故病后调养用山药粥兑梨汁以健胃养阴清其余热。治疗肺痨咳嗽兼不寝者则以珠玉二宝粥常当点心用之。治疗咳血兼吐血证者,则用生山药面每用八钱煮做茶汤,少调以白糖,送服赭石细末五分,作点心用之以善其后,因赭石能降镇上冲之血也。
, http://www.100md.com
3.治胁疼两腿筋骨软弱者,药后俾用生山药细末七八钱或至一两,凉水调和煮作茶汤,调以蔗糖令其适口,当点心服之。服后再嚼服熟胡桃仁二三钱,用以补肝肾。
4.受风水肿,服药肿消后,每日单用生白茅根一两,煎数沸,当茶饮之。阴虚水肿者肿消后则以生山药细末两许熬作粥,少兑以鲜梨自然汁,当点心服。前者为风水治在散风利水。张师认为白茅根凉润滋阴,又善治肝肾有热,小便不利,且具有发表之性,能透热外出,一药而三善备。故白茅根利其小便,又助肾阴上升,外托肌表之邪以善后。而后者阴虚为本,故以山药健脾养胃益阴,再兑以滋阴甘寒之鲜梨汁以善其后。
5.对黄疸的善后调理,则日用生山药,生苡米等分轧细,煮作茶汤,调入鲜梨、鲜荸荠汁,当点心服之。山药、苡米健脾淡渗利湿以退黄,辅以梨、荸荠自然汁,以佐前二药能使湿去而不伤阴,并能清热,四味可食可药之剂常常食之,共起健脾渗湿,清热除黄护正之作用。
6.风温患者愈后不能饮食,用鲜莱菔切丝香油炒半熟,而以葱酱做汤勿过熟,少调以绿豆粉俾服之。温病兼下痢患者愈后仍有余热,饮食不进。用鲜梨、鲜藕、莱菔三者等分,切片煮汁,送服益元散三钱许,日服2次调理。温病兼喉痧痰喘者,诸病治愈,惟一日之间犹偶有咳嗽之时,俾用川贝细末和梨蒸食之以善后。
, 百拇医药
7.治血闭癥瘕愈后,恐病积太久,未除根者,俾日用山楂片两许,煮汤冲红蔗糖,当茶饮,作活血化瘀之食品调理。亦有用山药粥调送水蛭末治处女闭经的方法。
以上仅举数例,用以说明张师在中医营养学方面的贡献及其特点。
主张中西医汇通
张师在津期间,自学西医的生理、病理学、药物学等。还常常写信给张山雷先生互相切磋。在临床中,主张中西汇通。他的门诊称为“中西汇通医社”,写的著作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中医的理论解释多参考西医名词术语,如在治心病方的定心汤中对心脏生理病理的解释,对心肺的关系部位及大循环、小循环都描述得很准确,虽中西医结合有牵强之处,但属初探,也在所难免。
在镇肝息风汤中,对中风的认识曾引用西医名词及其病理,解释为脑充血,是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又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积神经。其甚者,致令神经失其所司,致昏厥不醒人事,西医名为脑充血证。《内经·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绝,血宛于上,使人薄厥。”观此节经文,不待诠解,即知为肝风内动,以致脑充血也。在加味补血汤中说:“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况人之脑髓神经,尤赖胸中大气上升以斡旋之。是以《内经》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所谓上气者,即胸中大气上升于脑中者也。因上气不足,血之随气而注于脑者必少,而脑为之不满,其脑中贫血可知……故用加味补血汤。”
, http://www.100md.com
在治法上,也有时中西药并用。例如石膏阿司匹林汤,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用生石膏二两,阿斯匹林一片。先用白蔗糖冲水,送服阿斯匹林。再将石膏煎汤一大碗,待周身正出汗时,趁热将石膏汤饮下三分之二,以助阿斯匹林发表之力,又可清其内热。用馏水石膏饮时,张先生除用蒸气水煎汤外,还认为温病发汗,不宜用辛温之麻黄,宜用西药阿斯匹林。很多脾胃病患者的善后调理,除用山药煮汁饮外,还加百布圣(胃蛋白酶)开胃。
张师在药物石膏解中说: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斯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斯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还说:用阿斯匹林治关节肿疼之夹有外感实热者,又必与石膏并用,方能立见奇效。
总之,张师在上世纪30年代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即主张中西医汇通,吸取国外先进经验,这点精神亦难能可贵,不愧为中医界中西汇通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
另外,张师对中医“大气”有新的见解,这方面的学术观点已详见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治大气下陷方”、“气病门”及散在其他篇章中,此不多述。(柳学洙 讲述 陈宝贵 整理), 百拇医药
张师治病,多从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疗虚劳杂症,主要从调养、食疗为主。如制一味薯蓣饮,以生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代茶,徐徐温饮之,用来治疗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之大便滑泄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还有珠玉二宝粥、水晶桃、期颐饼、二鲜饮、三鲜饮、薯蓣半夏粥、益脾饼、薯蓣粥、薯蓣鸡子黄粥、薯蓣芣苢汤、三宝粥等皆为滋补调养之剂。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渐自愈,既不对症,亦无他患。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1.如治疗虚劳及劳碌过度之宁氏妇,素病虚劳,偶因劳碌过甚益增剧,经服4剂汤药后新得之病痊愈,其素日虚劳虽未能尽愈,亦见好转,俾停服汤剂,日用生山药细末煮粥,少加白糖当点心服之。每服时送生鸡内金细末少许以善其后。
2.如治肺痨咳嗽由于伏气化热所伤证、吐泻等亦由生山药轧面煮粥调入白糖适量服之,亦有加入百布圣(胃蛋白酶)者。治疗劳热咳嗽,因其有虚热,故病后调养用山药粥兑梨汁以健胃养阴清其余热。治疗肺痨咳嗽兼不寝者则以珠玉二宝粥常当点心用之。治疗咳血兼吐血证者,则用生山药面每用八钱煮做茶汤,少调以白糖,送服赭石细末五分,作点心用之以善其后,因赭石能降镇上冲之血也。
, http://www.100md.com
3.治胁疼两腿筋骨软弱者,药后俾用生山药细末七八钱或至一两,凉水调和煮作茶汤,调以蔗糖令其适口,当点心服之。服后再嚼服熟胡桃仁二三钱,用以补肝肾。
4.受风水肿,服药肿消后,每日单用生白茅根一两,煎数沸,当茶饮之。阴虚水肿者肿消后则以生山药细末两许熬作粥,少兑以鲜梨自然汁,当点心服。前者为风水治在散风利水。张师认为白茅根凉润滋阴,又善治肝肾有热,小便不利,且具有发表之性,能透热外出,一药而三善备。故白茅根利其小便,又助肾阴上升,外托肌表之邪以善后。而后者阴虚为本,故以山药健脾养胃益阴,再兑以滋阴甘寒之鲜梨汁以善其后。
5.对黄疸的善后调理,则日用生山药,生苡米等分轧细,煮作茶汤,调入鲜梨、鲜荸荠汁,当点心服之。山药、苡米健脾淡渗利湿以退黄,辅以梨、荸荠自然汁,以佐前二药能使湿去而不伤阴,并能清热,四味可食可药之剂常常食之,共起健脾渗湿,清热除黄护正之作用。
6.风温患者愈后不能饮食,用鲜莱菔切丝香油炒半熟,而以葱酱做汤勿过熟,少调以绿豆粉俾服之。温病兼下痢患者愈后仍有余热,饮食不进。用鲜梨、鲜藕、莱菔三者等分,切片煮汁,送服益元散三钱许,日服2次调理。温病兼喉痧痰喘者,诸病治愈,惟一日之间犹偶有咳嗽之时,俾用川贝细末和梨蒸食之以善后。
, 百拇医药
7.治血闭癥瘕愈后,恐病积太久,未除根者,俾日用山楂片两许,煮汤冲红蔗糖,当茶饮,作活血化瘀之食品调理。亦有用山药粥调送水蛭末治处女闭经的方法。
以上仅举数例,用以说明张师在中医营养学方面的贡献及其特点。
主张中西医汇通
张师在津期间,自学西医的生理、病理学、药物学等。还常常写信给张山雷先生互相切磋。在临床中,主张中西汇通。他的门诊称为“中西汇通医社”,写的著作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中医的理论解释多参考西医名词术语,如在治心病方的定心汤中对心脏生理病理的解释,对心肺的关系部位及大循环、小循环都描述得很准确,虽中西医结合有牵强之处,但属初探,也在所难免。
在镇肝息风汤中,对中风的认识曾引用西医名词及其病理,解释为脑充血,是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又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积神经。其甚者,致令神经失其所司,致昏厥不醒人事,西医名为脑充血证。《内经·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绝,血宛于上,使人薄厥。”观此节经文,不待诠解,即知为肝风内动,以致脑充血也。在加味补血汤中说:“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况人之脑髓神经,尤赖胸中大气上升以斡旋之。是以《内经》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所谓上气者,即胸中大气上升于脑中者也。因上气不足,血之随气而注于脑者必少,而脑为之不满,其脑中贫血可知……故用加味补血汤。”
, http://www.100md.com
在治法上,也有时中西药并用。例如石膏阿司匹林汤,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用生石膏二两,阿斯匹林一片。先用白蔗糖冲水,送服阿斯匹林。再将石膏煎汤一大碗,待周身正出汗时,趁热将石膏汤饮下三分之二,以助阿斯匹林发表之力,又可清其内热。用馏水石膏饮时,张先生除用蒸气水煎汤外,还认为温病发汗,不宜用辛温之麻黄,宜用西药阿斯匹林。很多脾胃病患者的善后调理,除用山药煮汁饮外,还加百布圣(胃蛋白酶)开胃。
张师在药物石膏解中说: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斯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斯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还说:用阿斯匹林治关节肿疼之夹有外感实热者,又必与石膏并用,方能立见奇效。
总之,张师在上世纪30年代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即主张中西医汇通,吸取国外先进经验,这点精神亦难能可贵,不愧为中医界中西汇通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
另外,张师对中医“大气”有新的见解,这方面的学术观点已详见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治大气下陷方”、“气病门”及散在其他篇章中,此不多述。(柳学洙 讲述 陈宝贵 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