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道地药材 > 研究
编号:12212174
道地药材形成机理被揭示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3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2.23
     本报讯 道地药材为什么“道地”,经过20多年的研究,其机理被揭示。日前,相关研究“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天津大学共同参与,为黄璐琦、胡世林、肖培根等共同完成。

    据介绍,研究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等21个课题的支持下,从200种道地药材的文献整理入手,系统梳理了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和品种变迁;选择苍术、芍药、牛膝、丹皮、枳壳、丹参、山药、贝母、黄芩等十多种大宗常用的典型道地药材,分别在道地和非道地产区采集药材样品、遗传研究样品及土壤样品后,系统比较道地和非道地药材在化学组成及含量、遗传背景、环境因子方面的差异,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道地药材的遗传及环境机理,提出道地药材形成的模式理论,并通过受控实验结合生产实践进行验证和应用。

    该研究取得了多项实用性成果:一、首次对本草、方书、正史和地理总志以及清宫医案中道地药材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编撰出版了我国首部道地药材专著《中国道地药材》等一系列著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生物学原理及三个模式假说。二、运用组合分离技术,从道地药材中制备了3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13种获得国家标准样品证书。三、对道地药材中少有研究的淀粉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酸水解、乙酰化等方法制备改性淀粉,以此对道地药材进行了鉴别。四、以定量配比的方式建立道地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药材道地性综合评价指标和建议标准。五、发现道地药材在居群水平的遗传分化,获得首张道地药材基因芯片——丹参cDNA芯片,克隆了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上10条关键酶全长基因,发现了一条新的二萜合成分支,验证了“道地性越明显,其基因特化越明显”的理论。六、实现了基于GIS的道地产区气候生态特征的提取及气候主导因子的筛选,研究了道地药材土壤环境特征,建立并推广了基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道地药材区划及野生道地药材的遥感动态监测,证实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七、建立了锚定引物扩增多态性DNA(APAPD)鉴别的新方法。八、建立了以蛇类药为代表的道地动物类药材的DNA分子鉴别方法,并首次引入《中国药典》。九、拟定了《道地药材知识保护条例》建议稿草案。

    该研究还构建了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研究平台,向全国137家单位提供了176种药用植物种子75859.3千克,种苗283.9万株,实现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指导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59000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徐亚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