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 通里攻下
编号:12206821
通里攻下法的主要功效(上)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708期
退热,止痛,止痉,苏神,平喘
     前面我们详细介绍了通里攻下法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依据,广大读者对通里攻下治法有一定的了解。通里攻下法的功效主要有退热、止痛、止痉、苏神、平喘、止利、宁血、退黄、荡饮、逐水十个方面。

    退 热

    发热一症,病机颇复杂。其中,各种原因导致燥热内结、阳明腑实,会发生但热不寒,伴烦渴、大便秘结等表现。

    凡出现此病情,均当予通降下夺,釜底抽薪,引而竭之。里实得下,烈焰消解,则脉静身凉,诸恙均消。至于湿热积滞搏结,胶固难解,则制剂宜轻,频频缓投,直至邪去热退,大便成形为止,切勿以无燥结便闭而不从通泄泻下立论。下面举例说明之。

    若表邪传里,深入阳明,与肠中糟粕结为燥屎,复因腑热熏蒸,腾达于外,往往发生但热不寒之征,表现为蒸蒸发热,或日晡潮热,汗出濈濈然,谵语不休,口渴饮冷,心烦躁扰,腹满硬痛,抚按尤甚,大便秘结,小溲短黄,舌红苔黄而干,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等象。

    禀阴素亏之人,腑实留积,里热熏灼,铄津夺液,尤易内劫真阴,常见身热不解,口渴欲饮,唇焦齿燥,汗出频频如流水,大便燥坚,秘结不下,小溲短黄乏畅,舌绛苔黑燥,脉沉实等。

    也有腑实燥结,当下失下,贻误病机,热结于里,阴津受劫,正元不支,形成热结阳明、气阴欲竭险候,而发生肌肤灼热,口干咽燥,神倦少气,额汗涔涔,目睛乏和,视物不清,腹满疼痛,大便秘结,小溲短黄,或肢体震颤,或撮空理线,舌深绛苔焦黑,脉沉弱或沉细等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