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编号:12245752
肺动脉高压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9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6.19
     肺动脉高压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本报黑龙江讯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脂质研究》(《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上,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生马俊发表的一篇科研文章,首次锁定了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肺动脉血管重构中的重要作用和相关机制。该成果为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有助于深入揭示和探讨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机理。

    在这项课题中,马俊在哈医大著名药理学家朱大岭教授的指导下,运用细胞增殖、凋亡和检测血管新生等实验手段,证实了花生四烯酸的重要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能够促进活化并发生细胞核移位,进而激活其下游作用因子。而且环氧二十碳三烯酸能刺激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并抑制其凋亡。但在抑制或者敲除激活转录因子氨基末端激酶(JNK)后,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细胞生存的促进效应明显减弱。

    研究结果揭示:环氧二十碳三烯酸能通过激活转录因子氨基末端激酶(JNK)来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生存以及血管新生,进而形成血管内微小动脉瘤样栓塞并引起管腔狭小,最终参与到肺动脉血管重构的过程中。
, 百拇医药
    据介绍,该成果的最大创新点在于首次把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所引起的内皮丛样损伤和肺血管重构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活化联系起来,揭示了其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治疗肺动脉高压提出了新的作用靶点。

    (衣晓峰 牟青山 罗树新)

    

    异常信使核糖核酸或是癌症恶化原因之一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核酸研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癌细胞内成熟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会因为错误的剪接而丢失必要的遗传信息,这或许是癌症恶化的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mRNA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合成的带有遗传信息的一类单链RNA,它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相当于蛋白质合成时的模板。由DNA直接转录而来未经修饰加工的mRNA称为前体mRNA。前体mRNA经过剪接过程,无用的内含子被剪除,连接上必要的外显子,形成成熟的mRNA。成熟的mRNA被输送到细胞核外,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日本藤田保健卫生大学综合医学研究所教授前田明率领的研究小组在利用乳腺癌的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实验时发现,在癌细胞中,成熟mRNA的一部分会被错误切除,从而丢失必要的遗传信息,进而再次与外显子连接,出现“再剪接”现象,最终生成异常的mRNA。以此异常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也会出现异常。

    前田明指出,如果能够找到遏制细胞中出现“再剪接”的方法,就有可能开发出遏制癌细胞增殖、防止癌症恶化的新疗法。(以上均由新华社提供)

    
, 百拇医药
    日用iPS细胞再生人类肝脏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利用能发育成各种组织和脏器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在小鼠体内培育出了体积小但能正常发挥功能的人类肝脏。这一成果有望用来为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培育供移植的脏器以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

    横滨市立大学教授谷口英树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人类iPS细胞培育出即将发育为肝细胞的肝前体细胞,然后在其中加入生成血管和组织所必需的血管内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再经过数天培养后,研究人员将生成的直径约5毫米的组织移植到小鼠头部。

    数天后,移植到小鼠体内的组织内部出现了血管网络,两个月之后,开始合成人类特有的蛋白质并能发挥分解毒素的功能。研究人员确认,该组织已具备与肝脏类似的功能。

    此前虽有研究人员利用人类iPS细胞培育出肝细胞,但是培育拥有复杂立体结构的脏器非常困难。谷口英树表示,这是首次用iPS细胞培养出人类脏器并确认其功能。
, 百拇医药
    

    FDA批准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新药

    本报讯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葛兰素史克和XenoPort公司的加巴喷丁缓释片(Horizant)用于治疗成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该药此前已获准用于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

    带状疱疹的致病病毒是带状疱疹病毒,能够引起疼痛剧烈的皮疹。在儿童期没有得过水痘或接受疫苗注射的人和大于60岁的人患该病的风险最大。皮疹可在数周内消退,但带状疱疹后的疼痛和不适感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单个12周的基础有效性试验和2个验证性研究评估了该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个研究共纳入574位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试验者,结果都达到预期的主要终点目标。
, http://www.100md.com
    用于治疗成人PHN的推荐剂量为600毫克,每日2次。肾功能减退者可酌情调整剂量。嗜睡和头晕是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丁香)

    

    体外定向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腺细胞有新思路

    本报广东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永龙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赵晖研究组合作,在胰腺早期发育的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在爪蛙胚胎中过表达单一转录因子hhex使预定的肠道内胚层细胞转变成为腹部胰腺前体细胞,并且在爪蛙蝌蚪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胰腺,内部包含大量发育成熟的胰岛β细胞。该项研究成果为体外定向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 百拇医药
    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干细胞获得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是当今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或者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干细胞)形成的类胰岛β细胞,与体内成熟的胰腺β细胞相比,无论在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上还是在对血糖浓度的反应能力上均存在很大差别,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在于对正常的胰腺和胰岛β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还未完全了解,从受精卵发育开始到胰腺原基的出现直至胰岛β细胞成熟这一细胞谱系建立的全过程没有被阐明。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以爪蛙为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了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的标记基因vpp1。这是目前发现的在原肠作用期间预定形成腹部胰腺的內胚层细胞特异表达的首个标记分子。借助这一新的标记基因vpp1,研究人员在爪蛙胚胎中揭示了预定形成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的命运决定。在爪蛙胚胎中过表达单一转录因子hhex,足以将大量将来形成肠道的内胚层细胞转变为vpp1阳性的腹部胰腺前体细胞,进而在爪蛙蝌蚪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胰腺,其中成熟的、合成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的发育与正常胰腺中的完全相同。反之,hhex敲减后,vpp1阳性细胞急剧减少,最终导致腹部胰腺的缺失。在胚胎原肠作用时期,hhex与vpp1的表达有部分重叠,非重叠部分的hhex阳性细胞主要是预定形成肝脏的前体细胞。但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在爪蛙胚胎中过表达hhex只能选择性地诱导形成巨大的腹部胰腺,而不能使肝脏增大。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希望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阐明来源于内胚层的不同类型细胞谱系的建立和命运决定的机理,进而为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和应用奠定基础。(朱丹萍)

    相关链接:

    1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β细胞选择性地被自身免疫系统所破坏而造成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3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群中。患者终身主要靠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调节血糖,但这种治疗手段存在诸多缺点,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低血糖症、体重过重等。胰岛细胞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最理想的方法,但是可供移植的胰岛β细胞的来源极其有限,严重制约着这一治疗方案的推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