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
□ 张石革
谨慎应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药较为安全、经济、毒性较低,但青霉素类特别是青霉素G的全身用药剂量过大或静注速度过快时,可对大脑皮层直接产生刺激作用,出现肌痉挛、惊厥、癫痫、昏迷等严重反应,称为“青霉素脑病”,一般于用药后24~72小时内出现,可见有早在8小时或延迟至9天后发生者。青霉素用至惊厥量(脑脊液中的青霉素浓度超过8微克/毫升),可因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而导致癫痫发作。鞘内注射青霉素G或链霉素的剂量过大时,可引起脑膜刺激征或神经根的刺激症状,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杆菌肽、两性霉素B时,也可对脑膜及神经根产生直接刺激作用,大剂量应用氨苄西林后,也可引起大脑损害,对伴有肾功能减退或肾功能衰竭者更易发生。
新生儿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新生儿由于肝酶系统的不足,肾排泄能力不完备,一些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磺胺药,主要自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等均应尽量避免应用。儿童如确有指征应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时,必须在有血药浓度监测下给药,并个体化给药,以保证治疗安全有效。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硝基呋喃类均不宜选用(见下表)。
治疗儿童细菌性感染,必须谨慎再谨慎!能不用尽量不用,有明确感染指征时,一般选择较为安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但宜权衡利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诱使耐药菌株产生,使药效降低。也可出现如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严重的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均是在用药时必须要防止的。应用过程中应仔细监护药物不良反应和儿童使用药物的依从性,不宜漏服。对严重的感染,给药方法首先为静滴、静注或肌内注射,一旦病情允许,应及时改用口服给药来替代,且最好只用1种。
目前,在儿童身上滥用抗菌药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例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特别是秋季腹泻)大都由病毒引起,使用抗菌药无效。即使对怀疑合并细菌感染的儿童,也要有感染指征(依据症状、血象、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等),针对不同细菌如球菌、杆菌、真菌或是支原体、衣原体,选择敏感的抗菌药。切忌不论什么原因感染,不问轻重,而一味追求多种抗菌药联合疗法。滥用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当前抗菌药的广泛使用已经造成了全球范围细菌耐药性的高速增长,加上人类科技空前发展,交通便利带来广泛交往,耐药菌株传播很快,给当今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棘手的问题。
基于人类“伦理学”,新药的临床研究和实验基本上是在成年人中进行的,18岁以下的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排除在外。因此,缺少儿童的药理、毒理、药效、代谢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的资料,新药一般要经过漫长时间的使用和摸索经验,在建立了妊娠妇女和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之后才能在他们身上使用。(续完)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百拇医药
谨慎应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药较为安全、经济、毒性较低,但青霉素类特别是青霉素G的全身用药剂量过大或静注速度过快时,可对大脑皮层直接产生刺激作用,出现肌痉挛、惊厥、癫痫、昏迷等严重反应,称为“青霉素脑病”,一般于用药后24~72小时内出现,可见有早在8小时或延迟至9天后发生者。青霉素用至惊厥量(脑脊液中的青霉素浓度超过8微克/毫升),可因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而导致癫痫发作。鞘内注射青霉素G或链霉素的剂量过大时,可引起脑膜刺激征或神经根的刺激症状,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杆菌肽、两性霉素B时,也可对脑膜及神经根产生直接刺激作用,大剂量应用氨苄西林后,也可引起大脑损害,对伴有肾功能减退或肾功能衰竭者更易发生。
新生儿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新生儿由于肝酶系统的不足,肾排泄能力不完备,一些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磺胺药,主要自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等均应尽量避免应用。儿童如确有指征应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时,必须在有血药浓度监测下给药,并个体化给药,以保证治疗安全有效。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硝基呋喃类均不宜选用(见下表)。
治疗儿童细菌性感染,必须谨慎再谨慎!能不用尽量不用,有明确感染指征时,一般选择较为安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但宜权衡利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诱使耐药菌株产生,使药效降低。也可出现如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严重的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均是在用药时必须要防止的。应用过程中应仔细监护药物不良反应和儿童使用药物的依从性,不宜漏服。对严重的感染,给药方法首先为静滴、静注或肌内注射,一旦病情允许,应及时改用口服给药来替代,且最好只用1种。
目前,在儿童身上滥用抗菌药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例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特别是秋季腹泻)大都由病毒引起,使用抗菌药无效。即使对怀疑合并细菌感染的儿童,也要有感染指征(依据症状、血象、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等),针对不同细菌如球菌、杆菌、真菌或是支原体、衣原体,选择敏感的抗菌药。切忌不论什么原因感染,不问轻重,而一味追求多种抗菌药联合疗法。滥用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当前抗菌药的广泛使用已经造成了全球范围细菌耐药性的高速增长,加上人类科技空前发展,交通便利带来广泛交往,耐药菌株传播很快,给当今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棘手的问题。
基于人类“伦理学”,新药的临床研究和实验基本上是在成年人中进行的,18岁以下的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排除在外。因此,缺少儿童的药理、毒理、药效、代谢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的资料,新药一般要经过漫长时间的使用和摸索经验,在建立了妊娠妇女和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之后才能在他们身上使用。(续完)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