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饮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报记者 方琦
自7月1日起,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开始强制执行。新国标对饮用水的监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基本实现饮用水标准和国际接轨。然而业内人士指出,新国标的全面推行固然有助我国水质的提升,但喝上高标准的水,尤其是直饮水,尚需时日。
调查:我们喝的水放心吗?
据了解,继沿用了27年的老国标之后,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2006年制定完成,当时设立了6年的缓冲期。六年间,一些城市已按此标准提升了生活用水的检测能力,达到106项检测标准。西安市水业运营有限公司水质管理部工程师李军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10月,西安的出厂水质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标准,并通过了国家质量认证。
“106项检测标准全部达标的出厂水,在放置片刻散发掉为了消毒而加入的氯气之后,即可饮用。”李军说。
虽然出厂水能达到高标准,但老百姓并不买账。家住东门外的张女士住在8楼,因为所住小区供水压力不够,采用的是二次供水,她对水质很不放心,“听说蓄水池好多年没有消毒了,有些生活垃圾都在里面,打开水管,常能闻到怪味。”张女士一家几年来都是喝饮水机里的水。
现状:水质提升难在哪?
一面是检测标准的大幅提升,一面是老百姓对水质仍不满意。国人喝上放心的、达标的直饮水,难在哪儿呢?
专家指出,市民家里的自来水要经过水源地—自来水厂—市政管网—居民小区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水质都不能保证安全。
工业排污是造成水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据调查,2009年至2011年之间,中国城市水源地污染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水源污染率仍接近50%。
此外,城市中乱扔的垃圾、城镇污水排放和农村化肥农药流失,都可能导致饮用水中的重金属、致癌物等严重超标。
我国的管网现状也不容乐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城市老城区的管网长期超限运行。全国城市供水管网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水质在输送过程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合格率降低。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从全国来说,源水、设施、运输管网以及相应的监测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全面达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支招:如何喝到放心的水?
回家后打开水龙头就能直接喝,再也不为水垢、异味发愁,这样的美好憧憬虽然还与现实有着漫长的距离,但我们仍需遵循理性,尽可能从自身寻找安全饮水的解决之道。
李军介绍,西安很多小区都是二次供水,尤其是高层住户,因为如果不经过二次供水,城市供水的压力只能达到7层左右,根本到不了高层。二次供水通常采用自建水箱、水池等来储存水,这些装置如消毒不到位,或没有定期清洁,都会对水质带来影响。建议市民要将水烧开再饮用,另外要注意水龙头的定期消毒保洁,自来水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如果是桶装水,开封后应尽可能一周内用完,并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