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研讨
编号:12270176
王琦和中医体质学的创立与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782期
     从20世纪70年代中医体质学创立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学术团队走过了30余年的艰辛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示了中医体质学恢弘、宽广的学术图景。8月23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医学分会正式成立,王琦被推选为该会主席,记者专访了他。

    形成中医基础理论新的学术增长点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需要新理论、新观点的形成。王琦在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中,首次对个体差异现象进行了定义性的表述,形成若干概念,为中医体质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中医体质学中“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四个基本原理,确立“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三个科学问题,阐明了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关键问题。

    他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从人体功能角度、整体联系角度、运动变化角度等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创立了一种研究复杂巨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其揭示的许多生命现象不仅展现了东方生命科学的特色,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理论。
, 百拇医药
    经过30余年的积淀,中医体质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再仅是个人的科学研究,而成长为一门学科。2001年中医体质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002年中医体质学被列入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2005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已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陆续使用,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将《中医体质学》列为“十二五”规划教材。

    再则,中医体质学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重大研究方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国家“973”资助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课题。

    在科研设置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2003年起,在中医学研究方向上设立了脏腑及体质等方向;2013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医类研究专门设立了中医体质学研究方向。

, 百拇医药     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医体质学以其成熟的理论在教学领域、科研方面发挥稳定而持久的作用,成为中医学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受到中医学术界广泛关注与肯定,一大批相关研究论著与科研成果相继发表,形成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热点。

    为中医预防保健提供方法和工具

    随着标准化研究的开展,中医体质学研究成果得到社会、国家的认可,在全国乃至海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6年“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通过教育部鉴定,被确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试行标准,成为辨识中医体质类型的标准化方法和工具;2007年“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为行业标准,中医体质辨识作为唯一一项中医体检内容,被纳入卫生部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

    2011年8月,国家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99版组织进行职业调研修订工作,其中拟新增“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师”一职。体质研究成果在全国30个省市、103家治未病中心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在预防保健方面,中医体质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于“三级预防体系”中。体质辨识的受益人群涉及了普通民众、亚健康、慢性病高危人群、军人、孕产妇及婴幼儿等。
, 百拇医药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0余万人进行了体质辨识或建立了体质辨识档案。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在2011年4月22日召开的中国工程院“健康医学与个体化诊疗”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医药要积极参加公共卫生服务,但目前还缺少有效的途径,王琦教授开创的体质辨识方法为中医药服务公共卫生作出了贡献。”

    为中医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模式

    依据新的医学实践进行学术创新,是中医学持续发展的源泉和需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主要方法,但现代中医临床面临更为复杂的疾病系统和变化的疾病谱,仅以单一诊疗模式很难适应目前的临床需求。因此,必须形成开放的诊疗系统。王琦以中医体质学为基础创见性地提出“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

    “三辨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以“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为依据,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体系。其优势是在常规的辨病、辨证基础上,将体质研究成果切入临床应用,拓展了临床思维空间,丰富了中医诊疗手段。
, 百拇医药
    现在,“三辨模式”已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49所三级中医院应用,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种50多种。对此,中国工程院刘德培院士指出:“王琦教授运用模块交叉思想与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体质的分类、形成机制和与疾病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沟通交流架起了桥梁,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研究范式。”

    为个体化诊疗找到新的切入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个体化”的思想正逐步渗入到医学实践中,这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通过将人群分为不同的体质类型,探讨了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干预体质防治疾病的作用机理等,体现了因人制宜的思想,这些为个体化诊疗的大面积推广、实施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 百拇医药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胞兄弟也有着体质的差别。美国健康专家阿特金斯医生说:“我们都是有着不同的基因倾向,不同的历史,不同的需要克服的健康问题,不同的饮食口味和不同的代谢反应的个体,没有一个可以适合所有人的饮食。”

    正是由于个体体质存在着差异,所以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法和手段。可以说,体质分类研究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分类的方法和工具。体病相关研究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不同个体的发病基础和背景。

    王琦领导的痰湿体质课题组采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对痰湿体质与相关疾病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痰湿之人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的机会均显著大于非痰湿体质者,体质可调研究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不同体质类型调治的原则和方法。

    如王琦所创制的化痰祛湿方能减少体内脂肪积聚,改变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痰湿体质,使病理性脂肪肝得到逆转,并能防止肝纤维性变。重视不同体质对疾病与证候的内在联系及对方药等治疗应答反应的差异,是实施个体化诊疗、贯彻“因人制宜”思想的具体实践。
, 百拇医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教授在第34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指出:“个体化诊疗是在‘一刀切’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逐步个体化,所谓个体差异性不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体质,王琦教授将人群体质分为九种就是这个道理。个体化诊疗是在个性和共性当中不断寻找平衡点,根据不同特点区分为不同类别,然后针对这些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体质的九种分类把个体化诊疗从针对疾病转化为针对健康,每一类人都有发病的倾向性,在发病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对于维护健康有重大意义。”中医体质学是个体化诊疗的方法和路径,为个体化诊疗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为中医国际化提供新的输出点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展开,中医体质学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识和接受。王琦所带领的课题组在外文期刊发表文章13篇,其中,SCI收录6篇,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收录6篇,《荷兰医学文摘》收录3篇;日文期刊收录7篇。

    王琦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由其主编的《中医体质学》一书被日本、韩国多次翻译出版,并开发了英、日、韩三种外文版的《中医体质量表》在国外使用。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一批西方学者指出:“在我们西方所称的‘功能整体性医学’只是刚刚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但还没有给出特殊功能变化和一个明确定义的框架。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开创的中医体质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学中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学,可用于干预、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将有利于全球性的公共健康。”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医学分会的成立,意味着中医体质学正以独特而包容的风姿走上世界医学的舞台。, http://www.100md.com(王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