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22877
专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7日 北京晚报
专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一位30岁出头的男性患者因突发胸痛来到心内科,经过一番检查,被确诊为冠心病。仔细询问后,患者有多年的吸烟史,体重超重。如今,像这样的年轻男性得上冠心病的病例越来越多,因心肌梗死猝死的年轻病例也屡见报端。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虹表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与吸烟、饮酒、工作压力大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危险因素

    20多年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是心内科的“主流”,从80年代末开始,冠心病的发病人数“后来居上”,并且越来越年轻化。张虹曾经救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23岁。

    张虹表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四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是三大传统危险因素,后来增加糖尿病一项。“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意思是糖尿病患者具有同冠心病类似的危险性。“冠心病的发病基本都有发病基础,如果一位患者年纪较轻、喜好运动、体重达标,不吸烟,没有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也没有心脏病遗传家族背景,基本没有‘理由’患上冠心病。”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随着年轻人出现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病例日益增多,这些慢性病的年轻化最终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年轻化。如果不遏制住慢性病快速上升、年轻化的势头,每年都会见到年轻的猝死患者。除危险因素以外,压力、紧张也可能是冠心病的诱因之一。持续的劳累、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引发血管痉挛。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通道”,人体在成年以后,血管会逐渐硬化,这是人体衰老的必然过程,血管硬化后,血液流通的“通道”变窄,人们只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让血管老化得慢一些,却无法使之停止老化。而血管痉挛是血管的异常收缩状态,导致血管狭窄,从而造成动脉缺血。所以对年轻人而言,即便没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在血管轻度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痉挛也有不小的风险。建议大家在工作、拼搏之余,也要注意要自我减压,无论心理还是身体上要给自己一个缓冲的出口。

    胸痛、胸闷别忽视警惕发病征兆

    张虹告诉记者,其实绝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都有症状和感觉,只是多数人没当回事儿,错过了就诊时机。“心肌梗死的症状因人而异,几乎所有心梗患者在发病的前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前都曾出现过胸痛、胸闷、熟睡中突然憋醒、极度疲劳感等症状。”除胸痛、胸闷以外,其他症状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对疼痛敏感度下降的老年人,大汗、上肢或后背疼、咽喉疼痛甚至恶心、呕吐,嗓子疼并伴有辛辣感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人们的就医选择与对疾病的认识、文化程度息息相关,有些患者不把症状当回事儿,觉得过几天就好;有些则认为自己能“扛”过去。如果发生了心肌梗死才去就诊,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害。
, 百拇医药
    一般男性年龄过了40岁、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就进入到心脏病的危险年龄。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如果身体出现胸口痛、胸闷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医生首先要进行仔细筛查,排除了冠心病以后再对症治疗。“虽然一次胸痛、胸闷的症状可能因为喝酒、生气、剧烈运动刺激导致,具有偶然性,不能通过症状预测下次发病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但对于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张虹也强调,4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绝经期的女性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很多冠心病患者早期确诊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戒烟,很多早期症状完全可以得到控制,预后得到改善。

    突发心绞痛如何抢救?

    据2011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2010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显示,2010年,北京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死亡的比例高达76.56%,这说明中青年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发作前的征兆和急性发作的症状认识不足,以致错过了获得治疗的最佳时机。

    冠心病患者家中应常备心绞痛的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首先平躺,不要四处走动;同时病人应立即服药,如果舌下含服两片硝酸甘油后症状没有缓解,或胸痛、胸闷超过20分钟到半小时,很可能是心肌梗死,应及时叫救护车,到医院急诊。对神志不清的患者也不宜自行随便搬动,以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避免加重心律失常和休克。 本报记者 田叶 供图/东方IC,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