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秋季 > 保健
编号:12326500
秋季保健·健康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当代健康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日一到,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金秋十月正是进补的好时机。

    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人在“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喜欢盲目跟风,乱用补药,既增加了开支,又伤害了身体;而目前的保健品市场上,各种保健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让人难辨真假。

    为了引导广大读者学会科学调养,合理进补——

    常言道:“秋风起,三蛇肥”,入秋之后,早晚的寒气愈来愈重,又到了秋冬进补的时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秋冬时节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之为“补冬”。

    中国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副主任姜良铎教授称:“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因为进入秋冬季节后,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药物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的功效。但是,要科学进补,要补得恰当,不要盲目进补。”
, http://www.100md.com
    三大原则

    之

    进补最好先排毒

    中国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副主任姜良铎教授认为,排毒解毒、调补治病养生法来指导冬季养生保健,会给健康带来益处。

    姜教授说,冬季养生,要避免纯补、壅补、腻补,要在排毒解毒的基础上进补,要通补结合,补得恰当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反之,则易致毒留体内而引发多种疾病或使宿疾复发。在进补前,必须要将积聚在人体内的毒素通过消化管道、泌尿道排出体外。

    据了解,各种毒素、废物存留在体内会造成代谢功能紊乱,阻碍气血正常运行、破坏腑脏的功能及腑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这种情况下进补,机体不但无法吸收补品的营养物质,反而会引发多种疾病,有害健康。因此秋冬进补之前必须先排毒,通得合适、补得适当才能获得真正健康。
, 百拇医药
    补后更需要排毒

    有关专家认为,若补得太过,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会引发疾病。因为,秋冬季节传统的食补多用辛热之品,以温阳驱寒,而补药也多以温热药为主,人们往往习惯于纯补、腻补、食不厌精,故秋冬进补不当易致体内阳气过盛,营养物质蓄积化热;易酿生成毒,毒留体内则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可使大便干结难解、致痤疮(青春痘)等症;过食肥甘厚腻则易损伤脾胃,脾胃呆滞、水湿运化无力则引起便秘腹胀等症。加之冬季运动减少,从而抵抗力下降,原有的疾病极易复发或加重。

    专家认为,要想身体真的好起来,就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只有将进补与排毒结合在一起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三大原则

    之

    平衡饮食是根本
, 百拇医药
    滋补不均相信是很多人都很烦恼的事情,因为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谷物重要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家畜肉类重要供给动物蛋白和脂肪,果类、菜类重要供给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这些食品,缺了哪种都没有利益于身体健康。

    人先天就是杂食动物,我们的牙齿有管磨的,有管切的,另有管撕扯的。磨牙用来磨碎谷物,切牙用来堵截蔬菜,犬齿用来撕扯肉类,因此《黄帝内经》中说人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的“五”实质上是泛指各类蔬菜谷物,意思是让咱们在饮食的种类上要多样化,不能偏食,这也是我国普通饮食结构均衡的一个根基原则。

    食品有其属性特征,寒凉温热各不相同,平衡摄取各类食品就能够互相禁止食品的偏性,而增强食品的补益。有人喜好吃螃蟹,但什么缘故吃螃蟹必定要加一点生姜汁呢?由于螃蟹是寒性的,而生姜汁是热性的,两者同食,不仅鲜味还能防止螃蟹的寒性伤人脾胃。

    从现代滋补学的角度讲,各类食品供给应人体的滋补素也不一样。谷物重要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家畜肉类重要供给动物蛋白和脂肪,果类、菜类重要供给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这些食品,缺了哪种都没有益于身体健康。
, 百拇医药
    而现代人在吃上轻而易举走极端,以为好的贵的就是有滋补的,每天大鱼大肉,顿顿山珍海味,血脂高了不改,血糖高了还不改,真可谓是“吃”心不改。还有一部分女孩子,为了追求苗条而顿顿不吃,弄得面有菜色。

    因此,在饮食养生上,第一要避免极端,平衡的饮食才是健康的根本。除了饮食的品种要多样化,在同一类食品中选择的种类也要多样化。以往碰见如此的病人,只吃白肉(鸡肉、鱼肉),不吃红肉(猪、牛、羊肉),常常晕倒,结果到医院一查验,是血虚,这就是饮食有所偏废造成的。

    三大原则

    之

    贴膘要分七步走

    南开医院中医博士孟凡征认为秋季进补,生活中早卧早起,饮食上防燥护阴、滋阴润肺是基本原则。

    关键词1:平补
, http://www.100md.com
    进补原则: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

    解析:芝麻、核桃、红枣、莲心和桂圆等都是适于秋季平补的佳品。

    关键词2:循序渐进

    进补原则:秋季合理进补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

    解析:夏季人们常过食冷饮,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现象,不适合大量进食补品。

    关键词3:排出湿邪

    进补原则: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

    解析:立秋后常有“秋老虎”光顾,应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4:健脾和胃

    进补原则: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

    解析: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5:虚不受补

    进补原则: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立秋后千万不可贸然进补,更切忌进食大量含有阿胶、鹿角胶的补品。

    解析: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关键词6:药补和食补

    进补原则: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 百拇医药
    解析:食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至于亚健康人群,最好“食药同补”,以弥补营养失调。

    关键词7:润燥

    进补原则:秋燥当令,容易损耗人体的阴精、津液,不过秋燥也分为外燥、内燥,因此详细了解自身情况,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达到食补或药补的最佳效果。

    解析: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常常会有感冒、咳嗽等症状。内燥是脏腑精亏液耗所引起,例如大病初愈、劳累过度、辛热太多等。

    秋季进补八大禁忌

    一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 http://www.100md.com
    二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四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五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 百拇医药
    六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七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八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