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新经筋疗法--快乐女医生(乔丽红) > 正文
编号:12306785
头夹肌---颈疼痛.doc
http://www.100md.com
新经筋疗法--快乐女医生(乔丽红),经筋新疗法文字资料


    参见附件(22658kb)。

    五、头夹肌

    1.头夹肌解剖位置:

    头夹肌起于项韧带下半部和颈七和胸六棘突。

    止点在乳突。钭方肌上段覆盖在头夹肌上。

    功能是伸头颈向同侧旋转头部,伸颈。

    2.头夹肌的主要肌肉辫证:

    a.主要症状:头顶沉重,像压大石头,伏桌学习时间会出现头昏沉沉,头顶脱发(此点要注意)

    b.次要症状:后脖颈僵硬,不适,肩不舒服等酸困。

    c.传导情况是可以向头顶传导。(见传导图)

    d.与足太阳经筋关系密切。

    e.处理方法:

    1.经筋的治疗方法:

    因为头夹肌起于颈3至胸6,所以,沿着头夹肌的起止点,触摸很重要。最好是在乳突,它是止点部和颈推,后颈凹陷处去寻找结节。因为位置较深,此肌肉痉挛以后,手下感觉不是太明显,要用力深透去寻找,来回用拇指弹拨,找到很硬的感觉后,固定,行刺,千万不要穿插次数太多,就二到三下即可。因为颈部神经血管较丰富,不要损伤,刺二下已经足够,然后拨罐,一个结节点二次足矣,然后在乳突区域的最疼痛处再寻找,点刺,均是不要穿插次数太多。也可以按摩此肌肉。针后此肌肉在困,酸后应,注意刺血的处理,局部点刺出血可以改善这种反映,还要注意胸3-胸6的刺突旁0.2㎝处的左右两旁点刺.

    2.对此肌肉有效的穴位:

    后溪、正筋、正宗、束骨、点刺不留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2658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下载说明)

注意,您目前积分有0(刷新),点击以上链接下载成功后将扣除您5个积分
如果有某文内容有误而扣除了您的积分,请来信至yhdu@imech.ac.cn以便我们检查原因和为您恢复扣除的分值。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